六百一十八 美,其实不存在。(求订阅~)(第1/3页)

作品:《我的硬核音乐生涯小说

保持差异性中,却又正统化,规范化。

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

只有规范化,正统化后,才可以更加容易分辨差异性,而并非会因此同质化,变得特色全无。

江水推动着画舫,乐师轮番演奏着浙派民族乐的优秀作品。

另一种特色的民族音乐也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江南丝竹。

代表曲目,自然是《梅花三弄》!

就算不咋听音乐的,或许或多或少也听到过这个名字。

《梅花三弄》,又叫三六,三落。

在原本的原始谱子之上,根据加花程度的不同,分为老三六,中板三六,花板三六。

江南丝竹,实际上就是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沪地区丝竹音乐的统称。

其实,就是一个“古代传统音乐的乐队”!

乐队的主要构成,便是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笛,笙,箫,筝,等等。

所以被称为“丝竹”。

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鼓,板,甚至是木鱼的打击乐。

就像是任何音乐,都会有同好者聚集在一起玩小乐队一般。

西洋古典乐的朋友,可能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钢琴,一根木管子,就能搞一个小型室内乐的合奏,快乐一下。

曲风,一般都会选用简化了的古典乐选段,或是耳熟能详的知名古典乐章。

更可以是一把电吉他,一把电贝司,一组架子鼓,再来一架电音钢琴,大家一起燥起来。

曲风,也一般都是各类的摇滚乐。

江南丝竹其实也一样。

组织起来灵活多变,乐师们碰上了没准就能来一段,给大家助助兴。

看来,世界各地的音乐都很像。

一个人的时候,玩玩乐器,自得其乐。

三五人的时候,组个乐队,互相交流。

人多的时候,则可以构建出宏伟大气的曲目,上表于天,下礼于地。

此时,这些音乐家们也算是放开了。

放开身心,享受美景,享受特色的小吃与茶水,享受着当地最地道淳朴的音乐。

经过很长时间的行驶,众人也终于到了地点。

上岸后,接送的车便将众人接到西湖风景区。

风景区可以说是非常大了,有当地准备好的车与特殊通道,游玩的时候并没有“拥挤感”,李文音简直在内心直呼自己机智。

公费旅游蹭吃蹭喝不说,还可以享受一把“特殊”。

只不过,在顺带着享受的同时,李文音还必须承担起“忽悠”外宾的任务。

“我很好奇,为什么华国独特的音乐,会让我感觉到一种独特的......美感。”

阿贝尔皱着眉,看起来非常好奇,却百思不得其解。

“是一种以前完全没有体会到的感觉,这种美是从何而来呢?”

“对啊,李文音,你对音乐美学是有一种什么看法呢?”

埃布尔教授也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对于华国民间传统的音乐,这帮外宾可以说很少有了解的了,更别提精通了。

有时候会研究一下华国相关的音乐,但里面的缘由,民间深层的音乐艺术,肯定是不如李文音这个本地人了解的。

而李文音,既能表现出西洋古典音乐的美感,外国民族风情的美感,又可以表达出华国独有的美感。

就算是很多借用各种元素书写而来的流行音乐,都别有一种不同的风味。

似乎方方面面都有涉猎,但方方面面却都能体现到独特的美之精髓。

“这个......哈哈,其实【音乐美学】这门学科,一直都有人研究的。”

李文音笑了笑。

“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吧。”

外宾们顿时摆出了“愿闻其详”的样子。

“按照西方的历史来说,美学这个广阔且笼统的概念,源自于柏拉图的千古疑问,美,到底是什么。”

“一直到十八世纪的德国学者,便已经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

“我们华国,早在史前时期,在美学的研究上,也已经来到了音乐这门学科,探讨起源及其功能性的想象性思维。”

李文音的话,让外宾们忍不住沉浸其中。

但周围负责接待的景区工作人员却开始傻了眼。

景区的工作人员自认为听的音乐还不少。

但是......

你们在说什么?

我为什么听不懂啊?

卧槽!

虽然我听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无论是古代西方哲学家们的争辩,还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在美学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与发展。”

李文音笑了笑。

“但我觉得,古人们的境界很高,想要理解他们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