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节 迷茫与振奋的人们(第3/3页)
作品:《《我要做门阀》小说阅读》远去的背影,贡禹内心感慨万千。
自上任临渭乡以来,贡禹已经走遍了全乡十二亭,几乎可以闭着眼睛背出全乡各亭的人口、土地、户数和民风习俗。
而乡中的百姓,也因此几乎都认得了他,更亲切的称他为‘公子’。
在汉室,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被百姓称为‘公子’的。
特别是官吏!
能被人民称为公子的人,一定是年轻,且为百姓办过事,深得名望的才俊。
就像现在的御史中丞暴胜之,在齐鲁一带,甚至整个天下,无数人都亲切的称他为‘暴胜之公子’。
而贡禹之所以能如此得民心,最重要的缘故,就是他一上任就宣布——我要修渠道!
而且不是修一条,是七八条!
也不是嘴炮,而是拿出了规划,秋收以后就修!
一开始,乡中百姓还有些不信。
但随着时间推移,当贡禹每天都跑到各亭,不厌其烦的宣讲政策,表示‘一定会修’。
加上乡中的士绅地主,也都纷纷站台。
人民自然信了。
而关中人民,恐怕是汉家天下最热衷于水利修建的人民了。
这是有着悠久传统的。
当年秦国,甚至为了修郑国渠,连最爱的战争也不打了。
上上下下都撸起袖子,大干特干,花了十几年,将郑国渠修成。
故而,在关中人民心里,谁给他们修渠道,谁就是亲人!
这令贡禹立刻就在临渭打开了局面,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像现在这样,一言不合就塞鸡蛋、水果的老人,近十几天来,贡禹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他手下的属下官吏们,也隔三差五会遇到几次。
现在临渭乡的情况,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就差一点就能达到书上所说的三王之治时‘画衣服而民不犯’的境界。
这令贡禹,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也令他麾下的太学生们和公考士子们,沉浸于一片乐观和昂扬的奋斗情绪之中。
很多人都觉得,民心可用!
临渭乡三年之内别说什么‘五十亩之田,两亩之宅,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家养二母彘、十鸡……’了。
就是尝试一下,挑战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于,说不定能达到老子之所谓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境界。
而处于这样的社会之中,贡禹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舒服的呐喊着。
如今,在新丰,不止临渭乡的气氛和情况,好得不得了。
以贡禹所知,王吉所在的枌榆社、杨望之所在新丰乡,都是如此。
人人都充满了干劲,个个都充满了力量。
恨不得将一个时辰当两个时辰用。
理想之中的世界,更是似乎在像他们招手。
以至于贡禹兴奋的写信回家给自己的长辈说: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禹今闻道,愿殉道而死!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刻的贡禹与他的师兄弟们,以及聚集在他们身边的士子、吏员们,差不多都有类似的感觉。
人人都处在理想可以实现,抱负就要实践的亢奋与兴奋之中。
带着这样的情绪,贡禹将手里的鸡蛋交给身后的一个吏员,然后重重的将那块木牌砸进亭前的土地里。
木牌上,用着颜料汇出了一条渠道。
这将是新丰县即将动工的第一条渠道!
将渭水引入临渭两岸高地的渠道。
虽然不长,最多十里长。
但它将只是一个开始!
更将是拉开新丰‘建小康、兴太平’事业序幕的开始!
从这条渠道开始,在今年冬天,仅仅是临渭,就有七条大小不一的渠道将要动工,还将有数十台水车,将被安置到临渭两岸,将水带到原先灌溉不到的高坡上,带到原本贫瘠的盐碱地里。
灌溉全乡八千亩土地,使之增产增收。
“诸君!”贡禹大声招手,说道:“让吾辈来干一番大事业吧!”
“小康之治,太平之世,从此而起!”
立刻,欢声雷动。
对于这些年轻人,以及临渭乡的百姓们来说。
他们渴望着富足、安定的生活,已经很久很久了。
所以这条即将开工的渠道的名字,贡禹已经想好了。
就叫太平渠!
为了太平世而建的渠道!
为了理想而建的渠道!
………………………………
本书貌似获得了qq阅读安卓平台集赞求免推荐的名额~
qq阅读的同学们,麻烦给作者君投个票,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