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节 迷茫与振奋的人们(第2/3页)
作品:《《我要做门阀》小说阅读》甚至当代人都能见证成果!
只是想着此事,赵过心里面就充满了斗志!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夫。
既然生于此世,总该做点什么,留点什么给子孙后代。想到这里,赵过就充满期待的看向长安方向,在心里想着:“张侍中回来后,必定可以有办法解决骊乡的问题!”
这个侍中官,既敢于在天子和天下面前,立下这样的誓言,他就一定有办法解决骊乡的问题!
…………………………………………
与赵过一般,胡建现在也稍微有些迷茫。
他如今正在新丰县的县狱之中巡视。
作为执掌新丰司法与刑狱的县尉,胡建上任以来,便埋首于新丰的狱讼中。
和儒家的官吏,对于狱讼唯恐避之不及不同。
胡建特别重视狱讼。
上任以来,不仅仅下令抽调过去的全部案卷,逐一审核,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释放了数十名被误判、诬陷的百姓,缉捕了三十多个过去靠着保护伞保护的罪犯。
他还每断一案,就将案件的详细经过和情况,讲解给左右官吏,特别是那些公考后分配到他手下的年轻人听。
这也是法家的传统了。
只要有一个法家士子当官,很快就能带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精通法律和刑讼的中低级官员。
只要这些人里,能有三五个能成才。
十年后就能爆出数百甚至上千人的法家官僚组织。
迅速就能在人数和质量上与儒家取得平衡。
只是……
胡建却总感觉有些别扭。
浑身都有些难受。
上任这一个多月,差不多两个月。
他每日加班加点,每月除了休沐日后,一直都在坚持办公。
写下来的简报,堆起来足足有一尺多高。
办的案子也有数百件了。
内心的困惑和疑问,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特别是当长安传来张侍中要‘建小康,兴太平’后,他内心的困惑和疑虑就更多了。
他是法家门徒,信奉的是商君、韩非子的学问与道理。
可现实,却与理想出现了巨大的鸿沟。
而他又是家传家学,没有师长可以请教,只能自己琢磨。
这让他很难受。
“或许,等张侍中回来,我可以向他请教一二……”胡建在心里想着。
法家弟子向儒家或者黄老学派的人请教,这不算什么耻辱。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法家的传统了。
李悝先生在子夏先生门下听讲,随后发动了诸夏的第一次变法。
商君与尸子为师,随后就辅佐孝公,变法于秦。
韩非子就更了不起了,作为荀子门徒,他却成为了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法家思想家。
汉季的法家代表人物,先帝大臣晁错,也曾师从鸿儒伏生,授以《尚书》。
以春秋决狱,而与儒家结盟的当代法家巨头,故御史大夫张汤,更是曾求教于董仲舒。
而在胡建看来,自己的顶头上司,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解答他疑虑的人了。
………………………………
与赵过、胡建的迷茫不同。
贡禹现在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整个世界在他眼里都已经变得丰富多彩,美妙无比。
他穿着一双布鞋,走在临渭乡的道路上。
过往行人与百姓,纷纷向他问好:“贡公子安!”
贡禹满脸笑容,一一回应着。
而在他的身前与身后,数百名青壮,正在奋力的挥舞着手里的工具,将乡中各亭的道路整修起来。
十几个通过公考分配到临渭乡的年轻人,则在督导和指挥着,甚至亲自带领着人民,将道路拓宽、加固。
以为秋收后的渠道建设做准备。
走到一个亭中,贡禹带着人进了亭里,让人将一块木牌立起来。
亭中的父老,立刻就围了过来。
“贡公子……贡公子……”一个稍微有些驼背的老人,拄着拐杖,将几个煮熟的鸡蛋,塞到贡禹手里,咧着嘴笑着道:“这是老朽刚刚煮好的鸡蛋,公子和诸位明公都吃一个吧……”
贡禹连忙推辞道:“晚辈吃过朝食了……况且,也不敢劳烦长者……”
那位老人却是怎么都不肯依从,强行将那几个鸡蛋,塞到贡禹手里,他的力气是那么的大,以至于贡禹根本推辞不掉。
拿着手里的那几个还带着余温的鸡蛋,贡禹心里满是感慨,身体更是充满了力量!
他对老人深深一鞠躬,拜道:“老大人拳拳爱意,小子心领,独愿尽力于侍中‘建小康、兴太平’之倡!令我父老,无灾无害,温饱富足!”
老人听着,满带笑意的点点头,拄着拐杖,巍颤颤的离开。
望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