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局势大变(第2/3页)

作品:《覆清1796

望风而逃,直至隆昌时,共收拢不到一万残部,恰在这时,从南溪奔袭拿下富顺的闫祖庚师长率军赶到,两军夹击之下,珠阿隆败亡,而后两路军合兵一路,轻而易举的拿下了防守虚弱的自流井地区,驻守纳溪的朱一二旅长,也趁机率军渡过了长江,夺下了泸州的剩余地区。”

“好,哈哈。”黎汉明闻言哈哈一笑,道:“刚才正愁没人可用呢,这个时候倒是正好。”

说完,黎汉明连忙写了几封军令,分别装好后在信封上写上各自所传的目标后才交给刘阿蛮道:“速速把这几封军令传出去。”

等刘阿蛮离开后,黎汉明才感觉松了一口气,很多时候,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怎么把手中有限的兵力合理分布出去,才真是考验人的时候。

索性,经过半年多的成长,黎汉明如今对付起这些事来也算是游刃有余了。

“不知孙先生对白莲教义军怎么看?”闲下来后,黎汉明想起猪队友白莲教,不由得一阵气闷。

孙良谟见状摇头笑了笑,道:“属下以为白莲教此举恐怕是有意为之,不管是在四川还是湖北,他们都各自有各自的地盘,这就有了各自为战的基础,很难形成统一号令,再则,四川封闭,对他们而言有被围攻的危险,加上有我们这一路兵马在,他们恐怕也看出了我们拿他们挡剑的举动。”

“有理。”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只是希望他们真能联合起来吧,不然没了地盘,一盘散沙之下更容易被清军逐个击破。”

孙良谟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目前看来,打下西安之前,他们应该是不会再分散了,到时达州的义军一到,他们的兵力攻下西安问题不大,就看他们攻下西安后会怎么选了。”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们帮我们吸引走了大部分清军兵力,接下来只要我们赶在清军大军扑来之前,迅速的占领四川,到时几个入川通道一封锁,仅凭天府之国养数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这点黎汉明倒是深信不疑,如今四川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加上湖广填四川等政策的施行,以及四方流民的涌入,四川人口已经暴涨到近两千万了。

黎汉明还记得后世到宣统年间,四川的人口更是接近了五千万大关,也正是四川省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日后抗战大后方提供了胜利的坚强后盾。

前后不过两百余年,犹记得明末清初之际,在广袤的四川大地上,战火焚燹,纷乱四起,原本偏安一隅的巴蜀之地,竟然成为了各方军队杀戮的修罗战场。

明末时期,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曾经三次进入川蜀之地,在明军、清军的追击围剿中挣扎求存。

其后,南明政权在此地依托险要地形,抗击清军南下,在双方拉锯般的厮杀之中,辗转血战多年。

清初之时,盘踞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兴兵谋反,紧邻云南的川蜀之地,顿时成为了交战的主战场,一时间,狼烟再起,战火重兴。

战争必然伴随着杀戮和死亡,整个巴蜀之地除了川西南所受战火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均造战火波及,兵燹过后,生灵涂炭,土地荒芜。

对于是哪家军队举起的屠刀,历史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张献忠杀人如麻,有的说是清军入川屠戮百姓,其实看过当年明末清初时人所写的笔记的话,就能知道,在乱世之中,黎民如同鱼肉,谁都可能举起屠刀来上一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用在明末清初巴蜀大地之上,那些苦难深重的百姓身上,再合适不过。

川蜀计九府,百二十州县,唯遵义,黎州,武隆等处,免于屠戮,上南一带,稍存孑遗,余则连城带邑,屠尽杀绝。

据记载,到了康熙二十四年时,四川当地人口已从万历六年的三百一十万人,剧降到了九万两千余人。

数千里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丛,狐狸豺虎之所游,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内冢白骨无一存。

清初建国甫立,百废待兴。巴蜀之地,土地肥沃,历来被誉为天府之国,物产丰饶,如今面临着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局面,使得清政府最终下定决心,迁民入川。

自此便拉开了从清初开始,到如今都还没有停止的“湖广填四川”行动,前后百余年时间,两湖、两广、江西、陕西等十多个省的移民,或沿着巴蜀栈道,或顺着长江水路,进入到这天府之国,扎根生活下来。

当年朝廷急于迁民入川,最初,自愿的民众毕竟还是不够,因此朝廷、地方便实行强迫迁徙,往往派兵围住一个村镇,强迫当地民众离开故地,前去四川地区。

这些人被朝廷官兵押解着,踏上了西去道路,为了防止他们中途逃跑,不少人像充军一样,双手被捆着,在押送途中,人们难免要大小便,因此只好央求官差松绑。因此,四川之地的人们最初也将大小便称为“解手”。

想到这儿,黎汉明忽然一笑,想当初他大学时为了查明从小就说的解手的来历,还特意的查找了一番,然后还被朋友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