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风雨汇江南 (二十九)(第1/3页)

作品:《工业之动力帝国

作为青科赛沪城赛区现场执行总监,最近宋佳霖已经快忙翻了。

七月六日,十一点,宋佳霖知道隔天是个大日子,定好闹表强迫自己去休息,迷迷糊糊的睡了三个来小时,被一阵清脆的响铃声惊醒,宋佳霖强撑着张开眼皮看了一眼床头的闹表,时针刚好指向三点。

一激灵翻身起床,光速洗漱化妆,凌晨三点半,宋佳霖准时出现在灯火辉煌的青科赛虹口体育场主办现场。

远远望了一眼在射灯映射下,横跨在整个主席台前方的港基集电超宽幅的广告,宋佳霖顿时觉得自己充满了斗志。

作为共和国沪城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属二十七个分支机构中的一名普通副处级干部,宋佳霖觉得港基集电这家公司就是自己前途、钱途与仕途上的贵人。

宋佳霖所在的科委十八处科学普及工作处,在港基集电赞助青科赛之前,是个全年经费位数不超过一只手的讨饭部门。

自从八八年,港基集电介入到青科赛之后,青科赛主委会的经费简直打着滚似的上翻,不是几倍的那种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型爆炸式增长。

届青科赛都属于搭精力、搭时间、没成果、没业绩的两搭两无项目,向来是科委打发不得意闲散人员的发配去处。

然后,个怪物发明空调扇,只用了短短三年就席卷全国,累计销售额早就过了百亿。

自从八七年之后,青科赛的节奏开始变得让人无法看懂,一家名为港基集电的企业成了青科赛唯一的顶级赞助伙伴,合同一签就是十年,简直好似天方夜谭一般。

随着港基集电入局,青科赛如脱胎换骨般焕然一新,港基集电首年就投入两百万多万的资金,从队伍、赛制、奖金这几大方向着手,把青科赛带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

经过一年的磨合之后,次年,港基集电的投入更多,青科赛的预算变成了350万,与此同时联合航空,香格里拉电气,浪潮科技,中国商业飞机制造公司,华晨动力等一大堆以前从未听说的企业也纷纷入局,成了青科赛一级合作伙伴,合同一签就是五年。

上一届在京城举办的青科赛,所有赞助商的赞助金额高达600万人民币,这笔钱除了用于给付参赛队伍和指导教师的获奖奖金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用于支付场地租金,支付参赛队伍路费,给负责为展会提供评审,安保,组织,后勤等展会运维人员提供补贴。

由于规模扩大的缘故,上一届京城青科赛的运维人员突破了五百人,这五百人在青科赛举办期间每天都能得到一百元的现金补助。

9年,在共和国经济政策最为激进和开放的特区,月均工资水准也不过322元,新青科赛的赛制连评审外加展览一共持续五天。

也就是说哪怕按特区的标准来,参加青科赛的运维人员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人获得的补助都相当于一个半月的工资。

如果考虑到特区与内陆的经济差别,这五百块甚至相当于普通工作人员半年的工资。

不管啥社会,给钱给资源的都是大爷,新青科赛一炮打响就此爆火。

当然,有钱有利益的地方向来怪事多,青科赛自然也不例外,比如适龄参赛队伍打进决赛之后,各学校争夺指导教师的名额几乎成了宫斗大戏,比如参与青科赛的运维人员只干了一天就被门路更硬的家伙顶替掉。

为了不被各种场外因素干扰到青科赛举办时公平、公正的初衷,这届在沪城举办的青科赛赛制又进一步完善,在各学校参赛之前,每个学校都会接到一个类似软件的使用前许可文件,当然,这类文件在未来也被戏称为我是你爹许可。

许可需要各校校长书记签字确认,如果不接受你就不要参赛了,如果接受就得按青科赛的规矩来。

比如民愤最大的指导教师临时调换问题被彻底禁止,在参赛队伍报名之后,禁止任何形式的队员变换,临时生病什么的只能自认倒霉,运维人员采用个人借调而不是单位合作的方式运作,补助直接发放到个人,免得有单位从中打劫。

这些事情倒不是梁远吃饱了撑得没事找事得罪人,梁远既然打算提高科学技术从业人员的地位,搞导弹不如搞茶叶蛋的现象自然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明显的例子,某大德鲁伊活人无数,国家发了10万奖金还被所谓的领导打劫了去,这事别管当时打着多么大义多么美丽的旗号,本质上就是官僚阶级压榨科学家阶级的铁证。

在共和国这种体制无处不在的国度,梁远想做事就必须立起一个牛逼的衙门,来打破种种不符合梁远审美的旧世界。

然后,某人一力主推的大数据部就此正式出山。

梁远把青科赛的实质权利财权,彻底放在共和国大数据部的框架下运行,任何共和国民众都有权利去查询青科赛经费每一块钱的真实来源与真实去向,每个经手或是领取青科赛经费的人,都在大数据部的电脑里留下公开的,永久的,可随时查询的纪录。

教育部之所以对新青科赛没兴趣,这种本质冲突才是最重要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