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战争戏份结束(第2/3页)
作品:《我的导演时代》攻坚战。
重点是攻坚战,攻坚战有三场,主要是展现志愿军的战术。
志愿军为什么能赢,这是肯定要拍出来的。
现代战争,人数已经不可能作为主导因素了。
两军厮杀,受先是自已的武器能够接触到对方。
否则,不但谈不上杀敌,只能被杀。
武器从长矛一路发展成弓箭、火枪、大炮、飞机、导弹,不断地在延伸着打击的距离,诠释着“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真理。
米军一个师装备70毫米口径以上大炮330余门,各型火炮相加达到790余门。
志愿军一个师仅有山炮12门,一个军才只有70毫米以上口径大炮190余门,各型火炮相加也才540余门。还不如米军一个师的火炮。
米军一个师的坦克是140余辆,比志愿军在整个北棒战争中投入的坦克还多40辆。
至于轻重机枪、飞机这些,更没法比。
要打仗,首先要接敌,否则拉开距离,那就是屠杀了。
开始,志愿军通常是昼伏夜出,白天一整天原地隐蔽,晚上才行军,避开敌机侦察轰炸,拉近和敌人的距离,最大化地缩小火力差距。
战术总结起来,就是大机动、大埋伏、大穿插、大迂回、大包围,最后达成大歼灭。
虽然因火力严重不足没有达到大歼灭的目的,却将战线从鸭绿江边推到了37度线。
要做到这一点,战术执行能力,意志力,士兵的战术素养,基层指战员的指挥能力,缺一不可。
也就是经历了抗战和街坊战争洗礼的志愿军,能够做到了,不单单是打鸡血的事。
可以说,那就是一群在五十年代,拿着四十年代武器的21世纪现代化轻装陆军。
昼伏夜出,拉近距离,这是其中一场战争戏。
第二场戏就是米军的应对策略,毕竟李谦不会去贬低米军,当时米军已经世界第一强国了,故意贬低对方就是骗自己。
米军面对大机动、大埋伏、大穿插、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选择最大化地发挥火力和机械化优势。
防守时,与志愿军拉开距离,不计弹药量,持续不断地用“火海战术”猛烈打击志愿军进攻的矛头。
撤退时,撤退距离恰好等于志愿军一个晚上行军的距离,当志愿军追击上来又是白天了,不但避开了志愿军夜战的长项,还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火力和空中优势,迫使火力严重不足的志愿军在白天作战,以短击长,付出惨重代价。
如此一来,志愿军攻击时打不着敌人,撤退时甩不掉对手,始终被对手粘着打、贴着打、撵着打、追着打。
第三场战争戏,就是应对米军战术的“潜敌接伏”战术了。
头天夜晚派部队进入敌阵地前沿潜伏,第二天整个白天都要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隐蔽,到第二天夜幕降临后开始发起进攻,迅速接敌,掩护后续部队冲锋。
这一场战斗,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将3500多战斗人员潜伏在敌军阵地前沿,人员最近距敌不到60米远,整个潜伏部队都处在对方的射程和火力网之内,敌人在60度到70度的山坡上从上往下扔手榴弹,就可以扔到潜伏区内,而火炮也仅距敌几公里。
这么大场面,不好拍,李谦把这个缩小了,就是男主角所在的三连,一百人,潜伏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一天一夜,第二天晚上才悍然发起进攻,出其不意全歼米军一个主力师,拥有重火力的整编连队。
这个战术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怎样秘密进入潜伏阵地?进入过后的吃喝拉撒、咳嗽等一系列问题怎样解决?都不是寻常军队能做的。
对手经常会对可能的潜伏地点进行火力侦察,伤亡是避免不了,而且根本无法救援。
受伤战士必须一动不动地坚持下去,不能暴露目标,只要一人暴露,整个潜伏部队都将伤亡。
大家熟知的邱邵云,就是在潜伏中被对方打来的侦察燃烧弹引起的大火活活烧死的。
潜伏过程也有一场类似的戏,有战士因为敌军火力侦察而受伤,就这样在原地一声不吭趴了一天一夜,流血过多而死。
身为卫生员的男主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无能为力。
其实要不是怕太血腥,李谦干脆拍有人肠子被炸出来,偷偷的塞进去,继续潜伏了。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不过也得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而且说不定会因为太血腥被毙掉。
这也不是战争片,主题还是爱情片,不能破坏整体风格,所以战争场面尽量以胜利和感动为主。
战术、胜利、感动,就是这些戏份的重点。
接下来,一月中旬,剧组迎来了最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的拍摄。
这场大战的戏份长达五分钟,其中除了一分钟的大全景之外,剩下四分钟就是三连阵地的戏份了。
这里的主角就是陈昆、段奕洪和张益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