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破阵子(第1/3页)

作品:《汉阙

“父亲,今日请看着儿。”

看着绕远路渡郅居水,已兜了一个大圈抵达汉军阵后,正加速杀来的匈奴万骑之众,傅敞心中如此祷告。

傅敞身为傅介子的长子,却远没有其父义阳侯那般光芒闪耀。

大汉有一种“任子”制度,《任子令》规定,但凡官秩在二千石以上,任职满三年者,不问其子弟德才如何,都可获得郎选资格。举孝廉和地方小吏边关士卒要拼命才能得到的机会,官二代却能轻松实现。套用后世一句话就是……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这些官二代良莠不全,优秀者如霍光、苏武、张安世、杜延年,差劲者长安也能揪出来一堆,傅敞属于不上不下的平庸之辈,为郎官数年一直没什么起色,后来做了西苑八校之中“助军左校尉”,也不甚出众。

傅介子倒宽慰儿子:“为父十四岁从军,亦是先做小卒小吏,直到十多年前不惑之龄才得到大将军赏识提拔,立功绝域封侯,你才几岁?”

话虽如此,但他们这一辈人,比如赵充国的儿子赵卬,张千秋、苏通国,被人拿来相比的不止是英勇的父辈,还有那位如太白星般璀璨的同龄人。

任弘的横空出世,战功赫赫,让所有人的努力都暗淡了。

人家领先时代两千年的知识和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凭什么输给你区区几代人的奋斗?

父亲常谈及任弘,为这个一手发现栽培的年轻人而骄傲,好像那才是他最优秀的儿子。傅敞心里不是滋味,最初也和那赵卬一样,对任弘有些嫉妒,直到他被选入东路军,在任弘麾下任事,这才明白,西安侯能冠绝同辈,绝非侥幸。

其为人儒雅随和,为将有气敢任,为帅时则敬重贤才,知人善任,更有多才多艺。曾一手建立了边塞的风车磨坊,被众人视为奇观。又经常下巡铁官工坊,让工匠们为士卒打造制作新的武器甲胄,并专门筹划了专门针对匈奴的战术阵法,让大军在云中日夜训练。

与几乎完人的西安侯相比,傅敞自惭形秽,渐渐开始正视自己的不足。

他带兵经验不如王平,智谋兵法不如张千秋,骑射知地形不如赵汉儿,力气勇猛不如甘延寿。就连年轻人的锐气,甚至不如任弘身边的那个因为打马球出彩而成为骑郎,被士卒们戏称为“击鞠校尉”的段会宗。

傅敞也就弩射的不错,车开得好,早年和父亲学了一手手搏——他不知道,任将军手搏很菜,这点上就不是他的对手。

或是看在傅介子面子上,任弘对傅敞倒是很重视,将虎贲营也交给傅敞,让其带着四千名车、步兵专心练看似简单的“却月之阵”。

而今日,当初数月苦练终于派上了用场!

傅敞带着两千车、步在任弘中军之后布下了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形似新月。虎贲营本有千人,三百多辆战车,数千里奔波损坏,只剩下百余乘武刚车至此,便成了汉军的壁垒。这武刚长二丈,阔一丈四,车上蒙着牛皮,车外侧绑锋利长矛,内侧置大盾,遮蔽射来的弓箭,是汉军对付匈奴的利器。

虎贲营负责守车,他手下的助军左校多是材官,三千人半数持大弩,戒备于车阵后!

匈奴人来到近处看到汉军又结壁垒防守就头疼,试探性地攻击一阵后,四面俱至,欲内薄攻营。于是千弩俱发,其中还有几架大黄弩,傅敞自己就扛着一架,专瞄准匈奴人中帽儿最尖的百骑长、千骑长射!一箭洞贯三四虏。

每一箭,都带着他的愤怒和仇恨。

他没能赶得及去见父亲最后一面,可今日,傅敞却绝不会让匈奴人破开后阵,接近那面竖立在任将军旁的“傅”字旗帜半步!

……

“君侯,匈奴奇兵受阻,开始退却了。”

赵汉儿前来禀报时,任弘只点了点头,没放在心上,他这四万多人的大阵可不比狭小的驼城,匈奴人最远的箭也射不到萝卜蹄边,任弘对自己的后方丝毫不关心。

他现在不过投入了两万人在郅居水北岸与匈奴人鏖战,却布置了一整个车步协同的却月阵在后,左右还留了幽、并骑数千人勿要下马步战,先充当预备队提防敌人偷袭。

就算出现奇迹,他们都被匈奴人击破,身边还有赵汉儿的属国骑两千,段会宗所率的屯骑营重骑兵千余骑,前面更有上万冀州兵站着。

好在事情如任弘所料,他根本没必要用上手里的三张王牌。

仿佛是驼城一战的复刻,兜圈而来的万余虏众不能当却月阵,放弃了强攻,只远远射箭骚扰。奇袭任弘中军的任务宣告失败,在任将军派出左翼未渡水,骑马待命的两千并州骑来驱逐后,匈奴人便悻悻退走,不等他们绕回北岸,又被右翼幽州骑三千人拦住了去路。

尽管匈奴人仓皇躲避,但两支骑兵还是撞到了一起,汉军将士挥舞着骑矛和环首刀杀入甲胄单薄的胡虏中,举刀落刀之间,血光四溅,这支匈奴奇兵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从始至终,不管身后喊杀声多大,任弘都只让赵汉儿盯着,自己甚至都没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