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人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别眼瞎(第1/2页)
作品:《大美时代》设计里面的一点一划,都算是元素。
香山饭店的时候,建筑大师还在用些中国传统纹样,比较表面化的贴在现代建筑上。
这座姑苏博物馆已经大开大合了。
对各种中西方建筑元素用得炉火纯青。
明明是玻璃构建的亭子,但整体造型却是按照传统的八面玲珑展现,偏偏每个细节又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直线,表面上一点都没有中国元素。
可是跟白墙黑线的背景搭配起来,就是有种中国味儿。
博物馆所在的街道就是整个姑苏城的园林中央,一墙之隔就是最出名的拙政园,门前也是青石板铺就的步行街,周围不是弄堂胡同一样的老式建筑群,就是按照国内景区建设常见的商铺。
偏偏这组现代风格的建筑放在古代园林群里,就是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充分考虑到了建筑和周边环境的结合,又保证了具有前瞻性的独特风格。
这就是功力。
博物馆并不大,几个院子和水池组成的面积也就跟古时候的什么府邸尺寸差不多。
苏沐楠来过很多次了,甚至跟这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穿行其间当然更是如数家珍。
这时候就幸好有师娘一起来,万长生走进博物馆,就呆呆的坐在大厅和水池边,感受每一个细节,还摸出自己的小速写本来勾画。
苏沐楠还想说什么的,关老太轻轻拉了她,两人慢慢随着游人去转悠参观。
过了好一阵转回来,万长生还坐在水边石板上。
远远的,被年轻人扶着的关老太选了休息位坐下,面带微笑的招手让苏沐楠坐到自己身边。
今天换了一身毛呢格子裙外加短大衣的姑娘,还是脱不了点学生气,很乖巧的坐在老人旁边,伸手摸老人的手冷不冷,关老太就顺手捂着了:“觉得万长生怎么样?”
苏沐楠一点那方面的想法都没有:“优秀,非常优秀!在国立美术学院我也见过很多专业天赋极高的老师同学,但我觉得万长生好像跟他们不一样,但我说不出来,就觉得优秀。”
老人慢慢点头:“有很多人,内心很毛躁,杂念太多,眼高手低,做人做事往往都很浅薄,很容易识破。”
苏沐楠不知道想起什么,低头嗯。
关老太轻拍手背:“可有的人呢,很沉稳,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面对自己生活,这样的人永远经得起推敲。”
苏沐楠还以为她说万长生呢,看眼那边笑。
老太太却也笑起来:“万长生这种人,他们只要幸运的找到自己天赋所在,就心无旁骛的有特别敏感展现,如果再既有大格局,又事无巨细都会关注,那就非常难得了,所以我跟昨天那位席导演,还有其他人,发现这样的好苗子,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他。”
苏沐楠认真的看着老人,可能想理清告诉她这些话的用意。
关老太也不绕弯子:“我去世的老伴就是他在美院的篆刻师父,这枚在青展上获得金奖的印章,就是他用来纪念自己师父的。”
建筑大师设计的新博物馆,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建筑,乍一看是现代风格,可细细品味又会发现带点江南园林或者中国古典院落的中庭透光风格。
冬日的阳光洒下来,坐在室内都会有种温暖,感觉把江南水乡的阴冷都隔绝在玻璃顶棚之外了。
所以这样的光线下,老人摊开的掌心,那枚鸡血黄印章格外艳丽!
作为青展金奖的篆刻作品,苏沐楠肯定在网上认认真真观摩端详过图片,从专业角度熟悉每个细节,但万万想不到以这种形式出现在自己面前,特别是现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价值几百万!
这老实姑娘竟然第一反应就是捂住老人手,再警惕的左右看看。
可关老太就放到她手心:“其实万长生是用他师父来引以为戒,我这老伴就是典型的认真有余,能力不足,过于刚硬较真,却又容易陷入细节忘记大局,万长生是在通过这样的纪念,来告诫自己的内心,我想应该就是你们搞传统文化里面说的中庸之道,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在圆滑中保持自己的坚定原则,但为了原则又能够做出妥协,这中间有很多分寸感的掌握,他还需要逐渐打磨自己提高这种经验智慧。”
苏沐楠想想:“我从来就想不到这么多,我只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够教好学生,这就是我一直向往的职业。”
说着低头细细品味手里这枚温润的印章。
关老太居然说:“那就拜托你帮万长生把篆刻教学工作承担起来,让他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行吗?”
换个男生,没准儿会炸刺,凭什么一开始就要分出主次呢?
偏偏是女性,特别是苏沐楠这样温柔的姑娘,毫不犹豫的笑着就点头了。
关老太轻描淡写的让她把石头转交给万长生。
苏沐楠顿时又被这种信任给感动了。
外面万长生就在博物馆石阶上坐了一上午,他不是来参观其中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