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生意(第1/2页)

作品:《我的1979

“最近很想你,天天想你,看你开心,我心里也很开心......“

“我还是很喜欢你,就像是圆周率,无限不循环爱你永不停歇.....“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等你的到来,等你给我的惊喜。。”

“我希望你努力学习你的本专业,不管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哲学上的,这些都不是你的专业。你只需要学好专业课,我在等你学成归来”。

...........

李和洋洋洒洒的写了有四张纸,又重读了一遍,感觉语气还算温和。

又不顾何芳的喊叫,骑了自行车匆匆忙忙的去邮局寄信。

等他寄信回来,何芳说,“真有你的,我越喊,你跑的越快。”

“什么?”

“我说我越喊你,你跑的越快”。

“怎么了?”

“我说喊你有事。”

“干哈?”

“滚.......“

差点追着李和打。

李和进堂屋的时候,发现瘦猴正坐着喝茶,穿着“中国特色的西服”,没有用领肩熨压机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

当然穿西装的还是极少数,而且看上去特滑稽的是,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口上的商标,脚上却还是一双布鞋。

但是看着还是比老三装阔气多了,老三装一般都是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应该是这三个了,绝大多数人人基本都穿这些。

看着坐的端庄的方方正正的瘦猴,李和忍不住笑道,“你怎么有时间来了,最近不忙?”

瘦猴全名叫潘松,当然大家喊外号习惯了,很少有人知道他全名了。

以前混的不得志,连个正式工都不是,一直都是吊儿郎当混,就没被人正眼瞧过。

这几年陡然发迹,买了房不说,还混了个知书达理的媳妇,媳妇还怀了孕,更加志得意满。

虽然个体户名头不好听,可这不差钱的名声,说出去也有人高看一眼。附近胡同老邻居,相熟的慢慢开始喊他名字,或者叫声潘哥,反而叫他外号的越来越少了。

看到李和进门,就站起来说,“哥啊,你回来了,我可等有一会了。我没事不就天天来呗,每次你都还没回来。刚刚你前脚出去,我后脚就来了,何姐那么大嗓门喊你,你还是没停住。我就在这等着了。”

“坐着吧,最近没啥事吧。”

瘦猴给李和泡了杯茶,“事倒是没有,就是三元桥有几个大队干部倒卖摩托车,被整了个受贿、投机倒把,判了刑。也是他们活该,人家日本客商送给他们合作社4台摩托样车,被他们几个一商量转手倒卖了,那是送给集体的,可不是给他们个人的。

年前我还跟他们商量,从他们手里买一辆,结果年后他们就进去了。那帮子温州佬跟他们有生意往来,听说他们被抓了,急的跟兔子一样,立马连夜就跑了,连声招呼都没打。”

李和回来的路上倒是见过不少摩托,都是雅马哈、铃木居多,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二手的,这是小日本开始凑上来了,“那张先文呢?”

“他也不在了,不过不是跑的。是被咱挤兑走的,现在咱们不从他那里拿货了,反而他还是从咱这拿货,怎么卖的过我们?”

自从于德华在东冠开始做服装后,按照李和的要求,留下一部分做了内销,每个月都发到京城这边来卖。

而张先文没有了原先的渠道优势,又没有了价格优势,自然识时务为俊杰,又转而从原来的批发商做起了李和的进货商。

原来张先文的拿货渠道,从香港过来,要转好几道手,雁过拔毛,自然他自己留不了多少利润。现在从李和手里拿货,价格足足比原来少了二层,但是在京城已经没法和李和竞争,自然要转头到外地重新开市场。

李和这边哪怕降了一部分市场价格,可是利润比以往足足多了5万块,就是他每个月躺着不动,他一个人也能分个十万块。

而且于德华现在势头正盛,心大了,膨胀的厉害,已经连续联系了四五家国营集体服装厂、纺织厂,开始扩大来料加工规模,如果再从服装扩大到鞋包,每个月的利润也不会低于30万港币。

这些都是最保守的估计。

回来的时候,也听何芳说过寿山的饭店,每天都有一两百收入,从长远来看,是不会差的。

再加上他手里十套房产、地下室一大批的古董、屋里的名贵家具,再缓个十年八年,过亿是轻轻松松了。

唯一目前没盈利的就是苏明的磁带厂了,不过李和倒是不担心,处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不愁销路,歌曲磁带不说,光是卖英语磁带,都能卖发财。

瘦猴从手里的皮包掏出一大袋子钱,放到李和手里道,“哥,这个是上个月的。”

李和打开袋口,吓了一跳,“这是多少?十万不止了吧?苏明的钱没算进去吧?“

“总共14万3300多,过年谁不穿新衣,多卖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