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2页)

作品:《独断大明

张秉文听着,道:“好,等内阁那边新知县就位,咱们就可以动了。”

辽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一块处女地,从一开始开垦就规划的很好。

辽东的分地,是先从那些已经在辽东,开垦多年的灾民开始的,只有一些军队或者各种朝廷出钱开垦出来的土地才会对关内的灾民进行分配。

因此这部分不需要朝廷操心,李邦华要划分的,是北直隶,山西,山东三省。这里面有曾经亲王们的膳田,反贪腐抄没的田亩,皇家商贸集团收购的田亩等等,数量有近十万顷,足够分好一阵子。

何靖秋接下,而后道:“李大人那边觉得人手不够,希望户部增加丈量队。”

张秉文听着微微皱眉,户部不止要丈量田亩,还要核实各地的灾民,事多人少,摊子那么大,根本顾不过来。

沉吟片刻,张秉文道:“我去一躺内阁,想办法增加人手编制,对了,你再去一趟工部,看看能不能借一些人手。”

何靖秋却摇头,道:“下官听说,方尚书也极缺人,已经两三次从皇家政院那边借人,宋副院长都抱怨了两次,怕是工部有些困难。”

张秉文一怔,继而道:“既然皇家政院借不来人,那各大学呢?我听说京师大学在校生有三千多,能不能借一些?”

张秉文这个话,让何靖秋一时间无法回答,一阵子才道:“大人,各大学不同于政院,这些大学的学生还没有经过科举,没有功名,若是借,怕有些不合适吧?”

张秉文稍一想就摇头,道:“没什么不合适的,关键是有没有能力。这样,我亲自给各大学写信,让他们推荐能力出众的学生,就当是先入仕历练,将来若是考得功名,优先录用。”

何靖秋闻言,认真思索起来。

大明的皇家政院已经建立很多年,虽然改制称学校才一年多,但积累的生员确实非常可观。

不谈已经毕业,各省大学,几乎都有数千人,那么总数可能超过十万人,若是向所有大学借人,那是不愁没人的。

何靖秋心里转念,忽然道:“大人,是个好办法,现在朝廷严重缺人,若是能将人才留在户部,那就占了先机了。”

张秉文摆了摆手,道:“这些先不说,我待会儿写信,你再去见见李侍郎,沟通一下,咱们合作要紧密,消息要顺畅,不能出岔子。”

何靖秋道:“是,下官这就去。”

张秉文看着他离开,手里拿过一道文书,这是幕僚司那边下发来的,是对于今年夏粮的总体评估。

幕僚司结合各地的数据以及对各地的监控,写了一份内阁要闻。

张秉文仔细的看着,神情冷峻。

这份内阁要闻,预估了夏粮,甚至是秋粮的情况,指出税粮将进一步减少,受灾严重程度在加深,朝廷面临相当严峻的抗灾,赈灾形势。

不等一会儿,他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一阵烦乱。

张秉文抬头看了眼,又继续低头看着。

现在朝廷,内阁,五部都在快速膨胀,权责极大,事情太多,人手在飞速增加,副作用就是短期内有着一阵阵乱象,哪怕是户部衙门也是如此。

不等下班时间,五部以及其他部门的一些大小官吏纷纷出了部门,酒馆茶室,曲艺楼台等各有去处。

在一个戏苑,二楼正台处,一桌四人正在看戏。

“好好好!赏!”一个十分年轻,二十出头的华服年轻人大力鼓掌,大声吆喝道。

旁边的几人也跟着吆喝,一个个花篮自有人送上去。

台上的优伶谢过,款款下台。

这样年轻人才转过头,一脸兴奋的道:“我听说当今圣上也很是喜欢戏曲小调,我之前还不明白,现在才发现,这里面别有韵味,绵长深远,怎么也听不倦。”

他左边一个中年人,看上去官威深厚,不怒自威,笑着应承道:“那是,当今陛下那是英明神武,胸襟广阔,古来少有能及者。”

年轻人对面是一个胖乎乎的老头,下门牙都掉了,漏着风的呵呵笑道:“那是,陛下喜欢的必然有其道理,只是我等愚钝,悟的有些晚了。”

年轻人右手边的是一个面色十分冷漠的的中年人,端着茶杯,默默无声。

年轻人一身华服,气质非凡,一看就非富即贵,他笑容满面,给人如沐春风之感,道:“晚是晚了,但终归还是来得及。”

这句话就很有味道,在座的听着,都抬头看向他,那胖乎乎的老者以一种会意的表情笑道:“来得及来得及,朝廷铺的摊子那么大,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都是为了‘新政’,理当尽心尽力。”

官威深厚的中年人给人一种尽在掌握的笑容,道:“有些波折也是在预料之中,‘分地’是首辅写在施政报告里面的,今年必然会有大动作,咱们要耐心些。”

那胖乎乎的老头连忙接道:“不是耐心些,而是要抓紧些,不能让别人抢在前头,不然我们喝汤都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