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陆海之争(第1/2页)
作品:《山沟皇帝》ps:感谢‘爱米呆呆’同学的万赏
——正文——
以大唐王朝目前的造舰能力,或者说以目前大唐控制下的沿海民间船厂造成实力,造个一两百吨的船只没有问题,勉勉强强造个四五百吨的船只也还行,至于再大,那就非常困难了,这不仅仅受限于造舰技术的限制,更受限于船厂实力。
所以大唐的第一款远洋战舰,其吨位也不会很大,顶天了就是五百吨,而为了保险起见,其实应当是三百吨以下更适合一些。
因为根据计划,第一款战舰具有极大的试验性质,因为李轩对战舰的要求极高,对设计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作战而生!
什么既能作战又能带上大量货物的船型通通都得滚蛋!
战舰的所有设计都为了作战,这是大唐海军后续所有战舰设计都应该遵循的前提!
而很明显,李轩的要求是福船等传统中式船只以及目前在南洋地区活动的洋人的武装商船其实都是达不到要求的。
为此,海军司舰政部的工匠们转行来的战舰设计师和部分海军文职军官们琢磨了好几个月,最终是提出了两个方案候选。
第一个方案,就是建造排水量达到五百吨,拥有三十门火炮以上的三等巡洋舰,注重航速以及适航性。
第二个方案,则是建造排水量三百吨,拥有二十门火炮的三等护卫舰,试图在比较小的吨位下,实现火力和航速、适航性的平衡。
第一种方案,建造的风险比较高,因为大唐王朝麾下的工部造船厂是没这个能力建造的,只能靠广州那边的民间造船厂建造,而且能不能建成也是很难说。
第二种方案,其实就是保守方案,三百吨的船体,虽然说工部的造船厂依旧造不出来,但是广东地区的很多民间私人造船厂都是有这个技术能力的。
最后是李轩亲自拍板,选第二种方案,这样步子迈得小一些,不容易扯着蛋,而且第一艘船是试验船只,造小一点容易控制风险。
等第二种方案的三等护卫舰建造成功后,就可以利用成熟经验建造五百吨的三等巡洋舰了。
护卫舰和巡洋舰都有设计方案,不过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却是没有,因为这种船只太大了,远远超过了目前大唐王朝的造舰能力。
不过作为代替品,浅海炮舰却是可以造几艘的,和三等护卫舰同样是三百吨的船体,浅海炮舰却是准备塞进去三十门火炮,火力堪比三等巡洋舰,而防御力更是超过了三等巡洋舰。
就是适航性差到极点,出远海航行的话,可是抗不了深海里的大风大浪,搞不好会沉没的。
而内河炮舰就简单了,原来的威龙级炮舰继续建造就是了。
当然了,这种军舰的建造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要提升大唐海军的实力,最快捷的途径还是直接利用现成的民船船体加以简单的改装,牺牲装货的能力装载更多的火炮,改装为军用的武装商船。
而这个改装计划,是准备要改装五艘二等武装商船,十艘三等武装商船,二十艘以上的四等武装商船的。
至于船体那里来,广州那边多的是,广州作为一个传统的海贸口岸,可是常年有着大量海船来往的。
单单是战力无双的大唐税务稽查队,就是在广州那边抄没了十艘以上的海船,都是百吨以上的商船!
剩下的一些,自然是不能直接抄没了,那样吃相太难看,大唐王朝是一个正规的王朝,已经不是土匪了!
这要用民船改装,自然是会拿出真金白银购置民船的船体,然后加以改装的,最好就是那些还没有完工的的船体就更适合了。
这一次的御前海军会议,开会的时间不过只有两个多小时而已,但是说的东西却是极多,而且很多说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不过这依旧不是包义奋上校所关注的重点,他真正关注的重点乃是海军体制的改革!
御前海军战略会议结束后,第三天李轩正式颁发圣旨,宣告了大唐王朝的海陆彻底分家,将嫡属于枢密院的海军司独立出来,设立大唐海军统帅部,并规定海军统帅部为皇帝直辖,皇帝为海军最高统帅,拥有对海军的无上权力。
独立出来的海军统帅部下属设立海军军令部、海军参谋部、海军后勤部、海军舰政部等部门
同时把内阁的兵部一分为二,设立陆军部以及海军部,分别负责陆海军的支援工作
除了海军高层机构的变化,李轩还对舰队编制进行了改动,旨在筹建两支舰队,分别是负责整个珠江流域等内河作战的珠江舰队,负责远洋作战的南洋舰队!
当然了,李轩这一系列对海军的体制,改革,实际上也是影响到了陆军方面,海陆军彻底分家之后,李轩也是对枢密院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详细的机构不变,但是称呼却是变了,枢密院下属各司,大多升格为部,比如作战司改称作战部、军械司改称军械部。
不过总的来说,陆军方面的改动并不大,最大的改变就是换了个称呼而已,然后顺便给新任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