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好一个重农抑商(第2/3页)

作品:《唐朝小闲人

没有说大张旗鼓的变革,而在生产方面,也不是朝廷在主导,朝廷基本上不管,这也是唐王朝的政策,不抑制商业,这都是韩艺私人在主导,这都是几年之内,慢慢形成的变化,可是政治上又不太关注商业,这猛然知晓,李治当然会有些吓到。

别说他了,一旁的大臣也都有些傻眼,这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一夜间冒出来的,太夸张了一点,但也不知这是好是坏,只觉得有些怪怪的。

卢承庆就道:“可是这人都去生产这些东西了,谁来种粮食?这农桑才是国之根本啊!”

典型的传统派。

韩艺道:“卢尚书,你可知长安有多少人口,又知道长安还有多少闲地,要是这无地百姓多了,那就会如洪流一般,十分可怕,因此我朝常常让狭乡百姓迁往宽乡,但是效果不是那么的理想,因此朝廷必须要创造更多的渠道来疏通这些无地百姓,以防挤压成患。”

卢承庆听得稍稍点头。

韩艺又瞧了眼李治,见其眉目间隐约透着一丝担忧,心里也是明白,在自己的未知领域中,总会感到有些彷徨和害怕,于是道:“陛下,在贞观时期追求的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敢问陛下,可这丰衣足食之后呢?”

李治愣了愣,道:“丰衣足食之后?你此话是何意思?”

韩艺道:“如今百姓可都还用不起纸张,他日若百姓能能都用得上纸张,这就是一种进步,如今的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肉,他日若能够顿顿吃肉,这也是一种进步,微臣的意思就是帮助百姓追求更美好,更廉价的生活,这物以稀为贵,为何纸张昂贵,就是产量不足,这产量上来了,纸张自然就会变得便宜,那么百姓也就人人都用得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发展制造业。”

李治听得连连点头,古代君王的上限也就是百姓丰衣足食了,这已经算是盛世了,完美完成自己的职责,剩下的时间就该自己享受了,可是就没有人想过这丰衣足食之后,韩艺这一句话,等于帮助李治打开了一扇门。其实再昏庸的君主,也不会想百姓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是说昏君会一切都以自己为先,在自己的私欲没有满足时,是不会去想百姓的死活,但也不是想百姓日子过得不好。

韩艺又继续道:“方才卢尚书说得非常对,农桑的确乃国之根本,是无论如何都舍弃不得的,但不能将农桑视作唯一,如果将农桑比作地基,这坚实的地基打下去了,还得往上面盖房子,因此臣以为在保护全农桑的同时,也得大力推动制造业,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制造业又与商业不同,为什么古代不喜欢商人,那是因为商人从事不生产,没有创造财富,制造业那也是在生产财富。

卢承庆道:“可不管是农桑,还是制造,都需要人力,这中间又如何来平衡了?”

韩艺笑道:“若是如此的话,我私以为乃国家之福。”

卢承庆道:“这如何会是国家之福?”

韩艺道:“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重农抑商啊,卢尚书不是也推崇重农抑商吗?”

李义府道:“你这分明是重商抑农啊!”

“不不不,是重农抑商!”韩艺摇摇头。

李治听着很是好奇,饶有兴趣道:“你倒是说说看。”

韩艺道:“陛下,历朝历代走向衰败,都离不开一句话,就是剥削和压迫---农夫,可为何会屡屡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天下百姓都是农夫,朝廷税收自然也得依靠农夫,一旦增税肯定是增农夫的税,因此才有这么一说。若是照卢尚书之言的话,天下农夫不再占多数,朝廷的税收自然也不是依靠农夫了,但是农夫又是必不可少的,势必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朝廷出台政策保护农业,呵护农夫,甚至可能免除农业税,只要你愿意种地,朝廷还给你补助。目前我大唐还只是劝农桑,但要说保护农桑,还是不能够的,唯有等到制造业发展起来,国家的税收不再完全依赖农夫,才可以有底气和势力说去保护农桑,呵护农桑,而农又是国之根本,只要根不坏,国家就能延续下去。”

这样也行?

卢承庆、李义府等人都听傻了。

李治听得一愣一愣,这个说法太新颖了,人人都说保护农桑,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得剥削农夫,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那就谈不上保护。

将剥削转向工商,然后保护农户,这不就是重农抑商么!

韩艺又趁热打铁道:“除此之外,就是贸易。粮食当然不能用来贸易,这可是我国之根本,那么唯有依靠制造业来贸易。这制造业与农业的区别就在于,农业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得看天吃饭,而制造业里面还包含着智慧,就好比前面陛下看到的那种比较差的纸张,虽然那纸张比一般纸张要便宜许多,但它的原料却是一些废旧木头,这些木头扔在路边,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不值一文钱,但是将它转化为纸张,其价值立刻增加百倍。等到制造业的发展满足于国内之后,就能够开始对外贸易,将其余国家的财富都吸收到我大唐来,甚至包括粮食,到那时候,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