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辩论大赛(下)(第1/4页)
作品:《唐朝小闲人》好你一个卢开明,竟然跟我玩这一招,连自己的家族都不顾了,真是可恶。
崔有渝微微皱眉,他知道局势对他们已经很不利了,不是卢开明这一番话多么难以反驳,而是在于这评委团的成员多半都是士兵出身,也就是穷人,不用想也知道,卢开明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很符合这些评委团成员心中所想,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当然不会赞成教育的界限在于贫富贵贱,他们肯定是靠向卢开明那边。
要知道卢家可是当今世上最顶级的家族,可谓是贵族中的贵族,你作为一个贵族子弟,怎能去帮庶族说话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恼怒瞥了眼韩艺,就这厮让贵族内斗,却让庶族来做评判,真是太狡猾了。
年幼的卢开明目光四处瞟动了几下,见不少大臣都在点头,包括李治和长孙无忌,心中一喜,悄悄坐下来,脸上带有几分狡黠的意味,颇显得意。不得不说一句,他这一招的确够阴的,殊不知他把自己的家族都给卖了。
但是这也不能怪他,一来,他年纪比较轻,考虑的不会太深奥,二来,他从小就被家人和朋友视作病人看待,这让他心里非常郁闷,他想证明自己,不管是文也好,武也罢,他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人,甚至比正常人都要优秀,他这一次是太想赢了,以至于他忽略了很多东西,他的这一番言论,有些是早就准备好的,但是有些却是临时想出来的。
韩艺终于找到机会敲响了木捶,道:“正方,你们可以派出代表答辩了。”
崔有渝一怔,收回目光来,又左右看了看,见自己这边不少人都在冥思苦想,微一沉吟,起身道:“反方总是拿有教无类来反驳,但是我认为有教无类恰恰就证明我方观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据。”
众人听得一怔,包括李治、长孙无忌他们都好奇的看向崔有渝,这两句摆明就是自相矛盾,怎么又成了正方的重要论据呢?
几乎所有人都没想明白。
崔有渝自信一笑,道:“各位,你们不要忘记,除了有教无类外,孔圣人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因材施教,前面有人说过,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是天资不同,不能代表智愚,副督察有句话说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因材施教就是因此而出,让人能够扬长避短。教士兵兵法,可以吗?可以。但适合吗?我看就不见得了,士兵就是要擅长上阵杀敌,你偏偏要他去当一个谋士,如果天下都是谋士,那谁去上阵杀敌,可谓是误人害己。教农夫君子之道,可以吗?可以。但合适吗?未必,毕竟种田可不需要君子之道。
有教无类,这话没错,人人皆可教,但是教什么呢?那就得因材施教了。教农夫如何种田,教织女如何织布,这其实都是教化,不见得一定要教圣人之言,亦或者四书五经。而我方的观点,是要证明诗乐礼等这一类的学问,是否一定要教?我觉得没有必要,孔圣人也不可能觉得一定要教,如果人人都去读圣贤书,那谁来种田,如果人人都去打仗,那谁来种田,没有粮食,连活都活不下去,到时国家必亡也。孔圣人的意思,有读书天赋的,就让他去读书,没有读书天赋的,就让他们去干别的,不一定就非得让他们都明白这些个道理。告诉他们怎么去做,同样是教,不是非得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才是教,所以有教无类并不能反驳我方的观点。
而且我方认为,这一句话中还蕴含着一个非常实际的道理,就是人尽其才,将天资不同的人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上,然后再因材施教,例如,太尉告诉尚书,为什么要怎么做,这是教,太尉告诉百姓你该怎么去做,这同样也是教,区别就在于尚书与百姓身处在不同的位子上。当然,我还是要再重申一遍,天生我材-必有用,农夫与尚书只是所为位子的不同,大家擅长的不同,尚书种田也一定不如农夫,没有农夫种粮食,读书人就会饿死,有道是,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不愧是博陵崔氏的子孙,果然厉害。韩艺听得暗自称赞,尤其是这最后一句话,崔有渝不但要巩固贵族的地位,还要赢得那些评判的好感,如果评判都是贵族,他不见得就会说后面那句话。
崔有渝继续说道:“那么又是否可教可不教呢?前面慕容舟航说了,你教他们一些道理,他们总会明白的,教了总比没教要好,但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也未必,因为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个误解,如果百姓的天资没能达到理解某个道理的份上,但是他们又不是完全不理解,那么就可能会误解成另一种意思,这可是非常危险的,思想的偏差可能会酿成大祸,好比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他们将后半句理解成为怎么获取钱财都是有道理的,那此人可就非常危险。因此有些道理对于有些人而言,不教胜教,这才是孔圣人想要表达的思想。”
“说得好!”
“哈哈!不愧是博陵崔氏的子孙,果然是与众不同,出类拔萃。”
一干大臣纷纷叫好。
李治听得也是频频点头,还向一旁的长孙无忌问道:“此子是?”
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