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自然》还是《科学》?(第1/2页)

作品:《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是,”被陆舟的气势吓了一跳,康尼慌忙地将正极材料样品放在了玻璃器皿中保存好,迅速回到了电池模具的旁边,用移液器从里面抽取了少量的电解液,收集在试管中封存。

另一边,陆舟快步走到了实验室的角落,抱出了实验室里的另一台神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是由于化合物分子振动时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而产生的,而化学键振动所吸收的红外光的波长取决于化学键动力常数和连接在两端的原子折合质量,因此每个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红外光谱,故而红外光谱也被称为“分子指纹”。

根据红外光谱上的吸收峰,陆舟借助电脑,对电解液的成分迅速做了定性分析,锁定了电解液中所有含硫官能团以及相关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最终的结果相当喜人。

溶液中确实有多硫化合物存在,不过含量却相当低。哪怕是作为工业化的应用,这种材料虽然存在缺陷,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给陆舟带来惊喜的不只是对电解液的分析结果,在扫描电镜下的观察结果也同样喜人。

在nm尺度下,23号样品的多孔结构能够允许电解液进入复合材料内部,增加离子导电性。与此同时,其表面的吸附能力,又能有效阻止多硫化合物向电解液中扩散,从而有效遏制穿梭效应。

而这也印证了陆舟的说法,空心碳球确实是一个相当有潜力的方向。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比表面积高达3025m2g-1,直径为69nm的空心碳纳米球,正好满足陆舟此前的预测!

即,比表面积在【2326m2g-1,3762m2g-1】区间,直径在【60nm-70nm】区间的空心碳纳米球,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合物在电解液中的扩散!

“难以置信……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康尼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如果不是担心大声讲话会干扰了仪器,他甚至忍不住大声呐喊出来。

陆舟的嘴角也扬起了一丝笑意,心中那颗悬着的石头也算是落在了地上。

虽然离彻底解决穿梭效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也别太兴奋,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决穿梭效应,”停顿了片刻,陆舟继续说道,“最多500转之后,正极硫材料的损失速率便会上升,与此同时比容量衰减速率也会开始放大,这项技术还有待改进。”

康尼忍不住说道:“伙计,你对自己要求的太严格了。如果所有人都要求研究成果一定内被工业界拿去做成产品,我们的实验就不用做下去了!”

这话康尼倒是没有骗人。

就这项成果而言,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换一个其它教授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别说是兴奋的忘乎所以,只怕直接改改数据,就拿着成果出去吹牛逼了。

不过陆舟觉得,自己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想了想,他开口说道:“虽然这项成果并不完美,还需要改进,但发篇sci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康尼问道:“你打算给这个新材料取名叫什么?”

陆舟想了想,说道:“就叫hcs-1好了。”

hcs是空心碳球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因为是试作品,就暂时标号为1。

康尼做了个无奈的表情:“hcs-1?恕我直言,这个名字一点创意都没有,根本配不上它那惊人的效果。难道你就不会给自己的研究成果,起个好点的名字吗?”

就一个破材料有什么好起名的。

起名困难症怪我咯?

陆舟无语道:“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康尼顿时来了精神,提议道,“lz-1怎么样?用姓名的首字母缩写命名也是挺常见的。”

陆舟:“……”

啥玩意儿?

原本还以为这家伙有什么高见,现在看来纯粹是他想多了。

最终,陆舟不由分说地驳回了康尼的提议,采用了自己的方案。

要是真按照lz-1、lz-2的规律顺着往下命名,总让他有种自己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论坛里灌水的感觉。

还是hcs-1看着更舒服一些。

……

虽说hcs-1的工业前景相当有限,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如果碰到感兴趣的企业,说不准就为他的研究成果买单了。

不过这一次写论文,倒是不用等上一年那么久。

在对待pdms材料时是陆舟过于小心了,特地等上了一年的时间,再加上没有经验。

在咨询过他的经理怀特·谢尔丹之后,他便得知了,在评价专利申请的新颖性时,虽然明确规定专利申请的内容在“专利申请日”之前不能被公开,但只要“公开时间”在“专利申请日”之后便可以了。

具体点来说,只要拿到专利号,便可以正常投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