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节 保安军(第2/3页)
作品:《我要做门阀》刘进郑重的拿起它,交到张越手上,然后向后退一步,恭身敬拜,严肃的道:“有铃曰旗,交龙为旂,军旗者,一军之像也,君受之,承一军之重,不可不敬肃之!”
“唯!末将夙兴夜寐,不敢忘训!”张越长身而拜。
“既受旗,为一军之将,佐五百人生死,担国家之荣辱,君持之,不可不慎重也!”刘进再拜。
“唯!”张越持着军旗,单膝而拜:“末将,必为社稷效命,天子效死,殿下效忠!”
“君既为将,率五百之士,当知武将之德!”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卿其戒之!”
刘进说着,便对张越再拜,又向演武场中的将士长身作揖。
张越见着,立刻顿首:“殿下教诲,末将必当铭记于心,与将士日夜宣讲!”
然后,他站起身来,将军旗高高举起,让旗帜舒来。
风吹动着旗帜上悬挂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
在无数人的瞩目中,一面绛色战旗,迎风飘舞。
以隶书所书的保安两字,清晰可见。
更清晰的是……
战旗上的图腾——一头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圆滚滚。
“食铁兽?”有人惊疑着,疑虑着。
“当是貔貅吧……”博士们眨着眼睛,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昔者黄帝与蚩尤战于逐鹿,便有神兽貔貅,为黄帝陷阵……”
“那不是经常会从山上下来找竹子吃的猫熊吗?”广大人民群众慧眼识珠,斩钉截铁的说着:“俺今年夏天看见过好几只呢!”
后世的国宝,哪怕是在这西元前,也是国宝。
对统治者来说,它是神奇的食铁兽,当今天子就曾在上林苑里养过十来只。
而对学者来说,它是黄帝的神兽,是诸夏民族的宝物——貔貅。
就是人民,也对其非常有爱,很少有人会伤害它们。
由此可见,能卖萌才是动物的生存之道啊。
以滚滚为保安军的图腾,这自然也是张越的主意。
能卖萌,会打架,一口尖牙利爪,偏生形象可爱,人畜无害。
再也没有比滚滚更好的军队象征了。
张越持着这面军旗,走下观礼席,来到演武场中。
早有人牵来了一匹战马,张越持着这面军旗,非常灵活的翻身上马,双腿一夹,便绕着场地策马奔驰一圈,然后来到了演武场中的校靶处。
“弓来!”张越大喝一声,早就安排在此的丁缓,带着人,将一柄工坊园制造的角弓,送到张越面前。
张越一把接过来,拿在手里,端详着这柄全新设计的角弓。
角弓,其实就是西方所称的复合弓。
在中国复合弓的发展之旅,从春秋迄今,就是走动物、植物双重复合材料制造的程序。
工序复杂无比,材料要求非常讲究。
一把好弓,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来制造。
更要用到至少六种动物胶来制备,所以成本飞升。
但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这种古老的复合弓制备技术和工艺,因其复杂、精密和讲究,所以质量非常过硬,拉弓长度与弓体长度比非常高。
这使得角弓的射程和杀伤力,远超欧陆的复合弓(古典时代)。
以张越所知,蒙古骑兵所用的角弓,最大受力可以达到一百五十斤,射程超过一百步!
在五十步距离内,能有效杀伤穿着重甲的敌人。
不过,坏处就是因为制造这种大威力的角弓,太耗时间,太耗资源,太讲技术,所以通常都需要一批技术精湛的专门制弓工匠,甚至需要一个严密的制弓系统来保证其质量。
说一个笑话。
二鸭的时候,八里桥的蒙古骑兵,所用的骑兵弓,普遍的受力,只有二十斤。
不足蒙古帝国时,所用的骑兵弓的七分之一……
火器落伍,我大清还可以辩解‘骑射立国’。
弓箭都落伍,我大清如何辩解?
而目前的汉室,制弓技术和水平,其实比起我大清,好不到哪里去。
这主要是弩机的兴盛,造成的影响。
在秦以后,弓就从战争的主要兵器序列里掉了出来,几乎沦为了民用武器。
大量的制弓工匠和人才、技术流失。
整个少府,甚至凑不齐可以制造强弓的人才。
好在,张越在空间里,培育十余株杜仲树,这些日子来,随着不断的培育、进化,也产出了大量的可用杜仲胶。
总数量,大约有个七百来斤的样子。
而且,质量也差不多接近了后世的橡胶。
用来制造弓箭,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以这些杜仲胶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