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节 返航(第2/3页)
作品:《我要做皇帝》侯王们,拥有任命千石以上两千石以下官员的特权。
靠着这些特权,他们自然可以作威作福。
甚至刘卬那个混账,还把官职拿出来明码标价,搞起了拍卖。
这个刘彻是怎么也忍不了的!
“拟诏吧!”刘彻看着汲黯:“从今以后,收天下诸侯王,除梁王、江都外,一切四百石以上官吏任免权,再让太常准备,从天下名士之中遴选德行高尚之人,为诸侯王太傅,仔细教导,不可令济南故事重演!”
这其实是早就该干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吴楚之乱后,刘彻的老爹,就花了三年时间,慢慢的将这些权力都收归中央。
但刘彻登基后,这个进程就停滞了。
如今,在济南这档子事情发生后,刘彻当然不能继续容忍这样的情况了。
“诺!”汲黯叩首而去。
“齐国……”刘彻摇摇头。
他虽然不准备找刘将闾麻烦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将闾就没麻烦了。
这个王叔的麻烦还大着呢!
不为别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齐国这个天下头号的经济强国,盯上它的人,从吕后开始到现在。起码能凑出一个加强排!
便是刘彻,若非他已经是皇帝了。
恐怕也要对那个每年单单是合法的收入,就多达一万万钱和数千金的大国饶有兴致。
据刘彻所知。他的兄弟们,除了刘阏是一心想着回到中原外。其他人,几乎都打上了齐国的主意。
连刘荣都为此跑来跟刘彻低头服软了。
能不能在兄弟们的觊觎下保住自己的齐国,刘彻也为刘将闾捏了一把汗。
毕竟,只要他的兄弟们团结起来,在东宫那边,把刘将闾踢去什么临江长沙,不是不可能。
将这些事情放到一边。
刘彻对王道吩咐一声:“去给朕将绣衣卫的报告拿来!”
“诺!”王道领命而去。
没多久,就抱着足足一个箱子的报告回来。
“念给朕听吧……”刘彻闭着眼睛道。
“诺!”
王道将箱子打开。拿起里面的那些报告,念了起来。
刘彻则闭着眼睛听着。
绣衣卫的报告,基本都是些民间的琐事,以及打探而来的官场议论。
刘彻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在休息的时候,听上一两个时辰。
讲老实话,这些报告的内容,大都很枯燥,讲的也是民间议论的焦点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
但,地方上的焦点和重大的事情。到了国家层面,常常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但刘彻依然坚持这样,而且已经坚持了两年。
因为。刘彻清楚,这样的好习惯,有助于他这个宅在皇宫的君王,了解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变化,有所了解。
不然的话,你能相信,一个天天宅在宫里面,最多去上林苑散散心的皇帝。能知道现在国家的现状和百姓们关注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搞笑吧!
哪怕是后世资讯爆炸的世界,也尚且有某些国家的政要。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成天都只知道吹牛打屁。翻来覆去的念那些都被说烂了的陈词滥调。
结果就是,统治精英跟底层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然后,某个领导于是就经常闹出许多低级笑话。
更可怕的是,那个领导还不知道自己闹笑话了。
自以为自己很英明神武。
刘彻对此,一直引以为戒。
身为皇帝,身为统治者,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国家的底层百姓,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关心和瞩目的事情。
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政策调整和部署。
这次,绣衣卫报告的,基本都是士林舆论和市井百姓以及贵族官员们,在私底下对刘彻诏命的看法和议论。
甚至有些人的议论,很刺耳。
但没关系,事情都做了,难道还怕人说不成?
大丈夫敢作敢当!
更何况,这个事情,刘彻问心无愧。
一些跳梁小丑的叫嚣和诋毁,就由得他们去了。
反正,对舆论,老刘家向来都是你可以说话,但朕可以不听!
相比起官僚贵族和士林,刘彻更关心,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因为,这些农民虽然是文盲,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
为什么当年,太宗皇帝在听到了‘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能容’的民谣后,马上就封淮南厉王的三子为王?
这是因为,太宗皇帝知道,且不论这个童谣是否是被人故意创造的。
但它能在民间广泛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