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决策会(第1/2页)
作品:《我的老师是学霸》第六百九十章
踏进指挥大楼内。
顾律在二楼见到了渤海隧道项目的总工程师郑淳。
三年多不见。
郑淳比上次见面的时候要苍老的很多。
五十岁还不到的他,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
可见……
渤海隧道这个大工程,是让郑淳多么的心力交瘁。
现今的郑淳,已经被评为华国工程院的院士。
不过其本人倒是没有院士和总工程师的架子。
见顾律进来,郑淳立刻热情的招呼过来。
“顾教授,我们真的是好久没见了啊!”郑淳那充满疲惫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郑总工,好久不见!”顾律用力的和郑淳握手。
“郭老那边的身体还好吧。”郑淳关切的问。
郭院士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赶来这边这个消息,郑淳已经听说了。
“没什么大碍,休息一晚就可以了。不过,等到郭老赶过来,恐怕最早也是明天上午了。”顾律开口解释道,“所以郭老先让我过来,看看是否可以尽些绵薄之力!”
顾律抬头望向郑淳,“郑总工,渤海隧道施工这边究竟遇到什么麻烦了,这么着急!”
“唉!”郑淳长叹口气。
郑淳知道顾律目前还挂着渤海隧道项目技术顾问的头衔,所以就没有隐瞒,“事情是这样的……”
………
时间回到五小时之前。
2021年2月12日下午五点十分,郑淳带领团队完成了渤海隧道最终接头的吊装沉放,依据现场卫星、声呐的测量数据,接头的横向偏差只有三到四厘米,这个数据堪称完美。
因为按照设计,最终接头横向偏差允许值是在7厘米之内的。
按理说。
到这,渤海隧道就算是可以宣布渤海隧道沉管端最后接头成功了。
但郑淳并没有掉以轻心。
他还在等待另外一个数据。
一个名为“贯通测量”数据。
这是一套以光学测量方法建立的测量系统所得的数据,也是最终将被承认的数据。
而这个数据只有打开最终接头的钢封门后才能获得。
但是。
等了足足有三个多小时。
郑淳还未等到‘贯通数据’报告上来。
于是郑淳猜测一定是出事情了。
“肯定出问题了”。
郑淳拿起电话打给贯通测量的负责人,“怎么回事啊?数据出来了吗?”
负责人在电话里吭吭哧哧:“贯通数据,偏差10厘米……12厘米……可能是14~15厘米。但沉管结构不受影响,滴水不漏。”
显然,这个与gps测量相差甚远的数据让负责人心有顾忌。
负责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郑总工,我们经过多次的数据复核验算,两个数据相差得太远了,所以不敢上报。”
郑淳紧咬着牙,“贯通数据的偏差究竟是多少,给我一个准确的数据!”
“十,十七厘米……”负责人的声音显得颤颤巍巍。
“艹!”郑淳摔下电话,大骂了一声。
“在现场等我,我马上过去。”
到了现场。
郑淳亲自用仪器测试了一下。
果然……
贯通数据显示。
隧道接头处横向最大偏差足足有十七厘米。
而按照规定。
接头处可允许的横向偏差为七厘米。
这两者之间差了足足有一公分。
看到这个数据后。
郑淳沉默了。
已经戒烟十几年的他,再一次夹着一根烟抽起来。
一根烟抽完,抿掉烟蒂后,郑淳仰头望了一眼渤海海峡的夜色,拨通了几个项目负责人的电话,“出事了。”
由于时间正值除夕夜,项目组不少负责人都回家过年去了。
短时间可以叫来的人并不多。
技术型的负责人更是寥寥无几。
比如说项目组的那位总设计师。
早在沉管隧道完成最后对接之后,就乘飞机回老家和家人团聚去了,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赶回来。
因此。
被逼无奈的郑淳只能选择向就住在邻市的郭院士求助。
但未料到。
屋漏偏逢连夜雨。
郭院士旧疾发作,暂时也来不了。
只派了顾律这样一位小小的技术顾问过来。
郑淳并不是看不起顾律。
顾律的本事,郑淳在几年前的施工前讨论会上也见识过,算是未来可期,潜力无限。
现在。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顾律这个潜力股究竟成长起来没有,那可是一个未知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