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风雪夜刺(下)(第1/6页)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

荀贞清楚文太守对他没有好感,但即便只有千分之一的机会,他也不能不去试一试。

波连倒也罢了,范绳也不说他,主要是波才。

波才是本郡太平道的渠帅。荀贞虽然不太了解汉末三国这段历史的细节,也知“长社之战”。起事之后,此人便是本郡黄巾军的首领,如果能提前把他收捕,就等同成功地实行了一次斩首行动,本郡太平道虽不致就此灰飞烟灰,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事不宜迟。出了荀衢家门,他与诸人一揖而别,急归家中,未进院内,即连呼小任、程偃,令牵马出来。

为方便行路,他去下冠带,只裹着帻巾,也没带程偃、小任,一人牵马出里,翻身骑上,飞驰出城。

春正月,天还很冷。

沿途田野黑黝黝的一片,刚种下的春苗贴服地面,遥看近无。马速很快,风呼呼的响,刮在脸上,如被刀割。不多时,控缰的手就被冻僵了。忍着苦寒,疾驰了半日,到达阳翟。

来到太守府外,荀贞跳下马。因坐在马上的时间太久,又受冻,腿脚麻木,好悬没摔倒在地。他扶着马鞍,请塾室里的小吏帮忙通告,求见太守。小吏认识他,知他是前北部督邮,惧他昔日威名,不敢怠慢,忙往府里去了。等了多时,小吏出来,面现难色。

“怎么?”

“府君正与曹椽、大吏议事,说是没空见君。”

正在议事?荀贞心道:“想来应也是在议张角谋反之事。”对小吏说道:“我今来求见太守,正是为了太守所议之事。麻烦你,再帮我通报一声,就说关系本郡吏民,十万火急。”

他言语恳切。小吏犹豫了下,答应了,转身又去府内。这次出来的很快,没一会儿就出来了。不是他一人出来,另有一人与他同出。

荀贞看去,却是钟繇。

小吏作揖说道:“府君实在繁忙,功曹椽来了。有甚么事,请君与功曹椽说吧。”

“好,好,多谢你了。”荀贞在府门外这会儿,已将腿脚上的血脉活开,谢走了小吏,急上前握住钟繇的手,目光炯炯,盯着钟繇,低声问道,“元常,府君可是在议张角谋反事?”

“你怎么知道?”

“来这边说话。”

两人走到墙下无人处。钟繇忧心忡忡,说道:“去年刘公子奇上疏天子,请诛角等,天子不听,今年张角果欲谋反。朝廷下了诏书,令郡国守相甄别下吏,捕角支党,并令在接到诏书后立即简别流人,护之归乡。府君方才就是在与吾等议论此二事。”

“流人”就是流民。汉末灾害连连,成千上万的百姓倾家荡产,为求活命,不得不流亡它地,或乞食於富郡,卖身为奴,或相聚於林泽,沦为盗贼。流民现象非常严重。“有恒产者有恒心”,流民什么都没有,太平时节还好说,一旦有乱,他们就是最大的隐患。

钟繇问道:“你今来求见府君是为何事?我在堂上听那门吏两次来报,猜你许有大事,故请了府君应允,出来见你。”

这大半年来,钟繇在太守府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要不是他家世宦州郡,他的曾祖父也当过郡功曹,两代执掌一郡人事,施恩遍及郡县,门人故吏众多,轻易动不得,说不定也早被文太守赶走了。饶是如此,他现今在郡朝里也已成为边缘人物,每有奏事、用人,太守常不批准。有人劝过他,不如学荀贞、荀彧,干脆辞官,反正他家衣冠世族,只要等现太守离任后,再出仕也很容易,但他的性子却和荀贞不同。荀贞是“有心人别有怀抱”,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固然有云“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可若都乘桴浮於海了,满郡百余万百姓谁来看护?因此之故,他宁肯自家受屈,亦不肯挂印轻辞。

荀贞对他的这份“执着”也是很佩服的,此时又从他话里听出,他出来见自己,不是奉了太守之命,而是自作主意,可以想象,这必会越发地招致太守的不满,益是感动,不过眼下形势紧急,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他不绕圈子,直接说道:“我今来求见府君,为的正是张角谋反事。我在颍川也听说了此事。以我之见,现下当务之急,不是护送流民,也不是甄别下吏,而是应速调吏卒,捕拿波才、波连、范绳。”

钟繇掌管一郡人事,知道范绳,他蹙眉说道:“波才、波连?这两人的名字我似乎在哪儿听过。……,范绳是铁官丞。为何要捕他三人?”

“波才是本郡太平道的渠帅,波连是他同产弟。他兄弟二人一向招揽豪勇,藏匿亡命。今张角事发,他二人身为张角支党,必定惶恐惊惧。今若不擒他二人,反先甄别下吏、护送流人,我恐怕会打草惊蛇,反而促其生患。吾闻铁官主簿乐进言,铁官丞范绳亦信奉太平道,并在铁官里传教布道,颇有信众。铁官里徒、奴数千,设若生变,很可能会成为大害。故我以为,当今之急,不在流人、下吏,而在此三人。只有把他们先拿下了,再甄别下吏、护送流人,方能没有后患。”

钟繇想起来了波才、波连是谁,悚然而惊,说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