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制度(第1/2页)
作品:《匠心》“不好意思啊骆老,真的是太忙了。”
丁令一边道歉,一边把他们往后面引,他身边挂着工作牌的人们抱着箱子来来往往,忙个不停。
“临时接到通知上面要来检查,可不得临时抱一下佛脚?”他搓着手摇头叹气。
“哪里哪里,是我们来得太匆忙了,你能帮忙真是太感谢了。”骆一凡客气道。
许问在一边跟着点头道谢。
丁令是万园市博物馆的副馆长,专门负责对外联系工作的。听他跟骆一凡对话的语气就可以听出来,他的确非常尊敬对方。
刚见面的时候骆一凡也对丁令介绍了一下许问,说他家传修复绝学,非常了不起,尤其强调了一下他修复的那四把杉木官帽椅。
丁令听着就笑了,跟着夸了许问几句,但许问看得出来,他这纯粹就是给骆一凡面子的客气,并没有太把自己放在心上。
许问并没有什么所谓。初见面的人并不了解你,能做到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再多都是奢望。
丁令把他们带到博物馆后面,这里一整排都是库房,门口写着:“库房重地,闲人莫入”八个红色的大字,充满警戒之意。
就算是丁令,想要带人进来这里也不是容易的事。他办了一大堆手续,还让骆一凡和许问分别签了名,留了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不好意思,有制度的,要求就是这样。”丁令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坚持让他们办完了全部手续。
骆一凡和许问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相反还称赞了几句。
博物馆展出的都是文物,其中价值有高有低,但绝大多数都对保存条件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万一被偷走了,能不能被追回来是一回事,被损毁了怎么办。
素纱襌衣的悲剧,有过了不止一次,最好不要再增加了。
繁琐的手续过后,丁令把他们带进了库房旁边的一个大房间,刚一进去许问就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感觉,他环视四周,看见了很多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工具,还有很多各色各样的仪器。
“这是咱们的临时文物修复间,文物进出的时候做些检查,设备比较简单,但还算全面。”
果然,丁令的介绍正跟许问想的一样。
“除了这里以外,还有正式的文物修复处吗?”许问问道。
“那当然了。”丁令笑着说,“咱们有文物医院的,单独一幢楼呢。”他向外面一指,许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能看见一片绿色的树冠。
“文物这东西太娇贵了,刚刚收纳进来的文物要修复,巡回展出的文物要做处理,放在库房里长年不动的文物也要定期拿出来检查修复一下。时间真是杀手。”丁令感慨地说。
“人手够吗?”骆一凡突然问道。
“不可能够的。这么多文物呢,只能有多少人做多少事了。”丁令摇头说,表情里并没有什么遗憾,好像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片刻后,一个工作人员扛着箱子走了进来,把箱子放到了工作台上。
“咱们馆的放样数量比较有限,主要采自江南一带民间工匠。样式雷那种皇家工匠的作品,主要保存在国家图书馆等几个地方,咱们这里是没有的。”丁令介绍着,对馆藏文物非常熟悉。
骆一凡看向许问,许问说:“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古代工匠开工前进行设计的水平,民间工匠更具有普遍性。”
丁令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之前骆一凡没说是许问要看,他看许问太年轻,以为是骆一凡要用,许问是跟着过来帮忙打下手的助理。结果没想到许问才是正主,骆一凡只是帮忙联系陪同他来的。
骆一凡看着是个退休的年纪,但每天东奔西跑,有多忙碌他是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打点人脉亲自陪这么一个小年轻过来……
他没有多说,只是笑着对许问一指眼前的箱子:“这是其中一部分,你先看着,不够的话我再找人去给你拿。”
许问没有多想,应了一声就配合旁边的工作人员一起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分了很多小格,每一格分别装了一个木制的放样。
每个放样做得非常小,大的也只有巴掌大,小的相当于孩童的拳头,小巧玲珑,看上去甚至有点像小孩过家家的玩具。
当然,它们看上去的精细程度就远不如那些玩具了。
它们的表面很粗糙,没有经过打磨刨光,也没有上油上漆,非常的原生态。但在许问看来,它们的结构精准,尺寸比例非常合宜,看似粗糙,其实带着另一种精密的感觉。
“可以把它们拿出来看吗?”他头也不抬地问。
“可以。”旁边工作人员帮他取出盒子并且打开,一道道工序像机器一样严谨,尽可能地避免把它弄坏。
许问点头道谢,顺手就把其中一个拿了起来。
丁令正要跟骆一凡说话,眼角余光瞥见许问的动作,立刻“呀”的一声叫了出来,转身想要阻止。
古代工匠制作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