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冤情(第1/2页)

作品:《嫁给继兄后

第1088章冤情

父子二人得了准信,恭恭敬敬地再次磕头。

见到少将军后,他们欣喜若狂,不仅吃了一顿饱饭,渔村的人还给他们厚实的袄子,二人竟靠在火炉边睡了个安稳觉。

正因为如此,父子俩心里有了一丝希冀。

“少将军,少夫人,草民姓孙,这是草民的二子。”

孙老爹说着,忍不住老泪纵横,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爹,还是儿子说吧。”

孙小二看他爹关键时刻双手颤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心中着急。

他们是来告状伸冤,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肯见一面已经来之不易,若是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被撵出去,错失良机。

孙小二也顾不得许多,磕头道:“少将军,少夫人,草民家住梧州城外二十里地的孙家村。”

孙家村依山傍水,周围有山头盛产药材和野味,村人生活富足。

就在两年前,村人的平淡的日子被打破,他们接到官府通知,村里的河道有涨水的风险,劝说全村人搬离此地。

“一开始,村人不同意。”

孙小二尽量长话短说,他们孙氏族人祖辈生活在孙家村,哪能说搬走就搬走啊,可是官府一再下批文,说是河道一旦涨水,淹没良田,对村人也有危险。

“官府的人告知草民,只是暂时住到安置地,等过了雨季再搬回来,并且承诺给村人照顾家中的牲畜。”

他们到安置房,男女分开,一间房大通铺挤着十几二十人,哪里有地方装牲畜。

官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村人只好同意。

“草民家里养了两只猪,十几只鸡,还有几亩田地。”

孙家有七八口人,这些出产加上十几两碎银子,是祖辈留下的所有积蓄。

搬走以后,孙家村就被官府的人接手管理,村人想回家里取东西,都被以危险为由撵走。

“梧州的雨季时间不长,从未听闻梧州发生过水患。”

齐衡途径梧州几次,对当地民土民情有所了解。

再者说,如他炸山开路之前,都要安抚百姓,给与厚重的补偿。

梧州官府对村人的安排,足以见办事不利。

“少将军英明。”

孙小二没来由地松一口气,继续道,“若只是搬出来一阵子,村人不是不理解,而眼看到了冬日,早已过了雨季,官府那边依然没有定论。”

村长着急上火,多次去官府问询,然而官差都是三言两语模糊敷衍,随意把人打发了。

最开始安置的几个月,好歹有人按时送饭,在村长多次去衙门后,那些人恼羞成怒,连个送饭的都没有了。

村人出门以前,只带了家中的积蓄,那些柴米油盐等家什,还在村中存放。

众人在一起商议,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官府不给准话,又不管他们,他们可以自己回村。

“谁料,草民回村一看,孙家村早已不复存在。”

村里所有的屋子皆被推倒,并且外围用围墙圈起来,门口有守卫。

村长使了银子,守卫才肯说实话。

“当初,村人全部被骗走,并不是官府的意思,而是知府小舅子王长浩假传衙门的指令,把村人诓走。”

王长浩把他们扔到城里的破庙附近呆了半年之久,这半年村人每日都在期盼回村,可是等来的消息是,他们的房子被拆掉,良田被侵占,无家可归。

村长本就年纪大了,一口气没上来一命呜呼,而人没了以后,竟然不可葬在孙家村的祖坟。

村人到衙门击鼓鸣冤,被官差打成重伤,抓了一批人吃牢饭。

“齐少将军,梧州知府胆大包天,不可能不知情,否则为何极力压下此事,不给草民一个伸冤的机会?”

村中几百口人,一半进入牢狱中,剩下老人和小娃差点吃不上饭,靠四处乞讨为生。

孙小二早就想去京城里告状,然而他没一点盘缠,怕是这一路要饿死冻死在路上。

“梧州知府的小舅子占用良田用来做什么?”

梧州距离应城并不算太远,在齐衡的眼皮子底下都敢明目张胆地欺压百姓,梧州知府真是好样的。

父母官就是土皇帝,尤其远离京城,发生点什么当即就可捂嘴,让人有冤伸不得。

比起在京城里看奏折,微服私访真是体察民情的好举措,可以杀得狗官措手不及。

“王长浩修建了马场和猎场。”

孙小二鼻音很重,强忍着才没哭出声来,他瞄准齐少将军的大腿,恨不得抱大腿痛哭一场。

他们没有田地,只能四处打零工,有人得知他们是孙家村来的,还不敢用他们做工。

城里也有好心人,时不时地帮扶一把,告诫他们不要得罪知府的小舅子,此事不是第一次发生。

一介草民,咋能和官亲斗?这等事,只得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