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还债1/100)(第2/3页)
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然后就是昆仑奴和白奴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总是会想法设法的去抹黑崇祯皇帝所干过的一切。
建奴?没有什么建奴遗种。
草原上的百姓们表示自己是夏淳维之后,跟大明的汉人同血同种,只是生活习惯不同,那些蛮子的死活关自己屁事儿。
尤其是那些白奴和昆仑奴有很多是草原上的家伙们从西边给运到大明的——从西方向东,经过草原再进入大明的那一条通道,被后来的某些心怀不轨的遗种们称之为“埋骨路”。
然后崇祯皇帝发现买蛮子也是一大笔钱。
虽然支出的这些银子大部分都到了大明百姓的手里,然后这些银子还会通过各种税收的形式再回到崇祯皇帝的手里,可是这毕竟是需要一个周围时间的。
可能很短,几个月的时间,也可能很长,需要几年的时间。
肉都是在锅里,可是看得见吃不着,来气不?
崇祯皇帝就很不爽,这才刚刚崇祯五年,后面还有几十年,哪年的事儿少了?这银子不够花!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自己的银子不够花,那就得转嫁成本。
比如说丝绸,对外的堪合价直接就从十五银银子一匹涨到了五十两银子一匹的价格。
爱买买,不买滚,没人买了正好把地空出来种粮食。
然后朱聿键等人弄过来的袋鼠肉,崇祯皇帝拿到的价格是五十文一斤,转手就是五两银子一斤。
壮阳,补肾,一夜七次狼不是梦,爱买买,不买滚。
不就是直接把价格后面加个零么,朕也会玩这一套。
然后就是郑芝龙的舰队,还有刚刚实测不久,好好在诸蕃国面前装了逼,刚刚消停下来没多长时间的东海舰队,再加上大明的那些受招安的海盗,先去把澎湖的西夷们给怼死。
然后下一步就是台湾岛上的西夷,然后郑芝龙继续向新明岛上运人,并且把新明岛上面开始产出的粮食运回大明。
东海舰队则要确保大明在东海乃至于更北一些的海上利益。
总之就是没有大明朝官方手续的,不管是谁家的,都当成海盗处置掉——货物归公,人抓回来当劳工。
同时,还得继续郑芝龙干了一半就被迫放弃的捕鲸大业,继续把鲸肉弄回来腌制上。
就像是大明的文盲在崇祯皇帝看来不算文盲一样,西夷在大明上下的眼里看来就只能算是半兽人。
虽然这些半兽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学问,拿到大明后也能适用并且能促进大明的学问发展。
可是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只能算是半兽人的事实。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洋大人,澳门那边的随便一个县令就敢把洋大人们抓起来打板子——这要是放在螨清,少不得又该割地了。
半兽人跟半兽人是不一样的。
白奴跟昆仑奴比起来,聪明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干起活来的效率也比昆仑奴强上很多倍。
搞到最后,各地官府纷纷上书给户部,强烈要求多来点儿白奴,那黑不溜秋的昆仑奴就算了,太他娘的蠢,吃的还多。
当然,最好用的还是建奴,那些个劳工好歹能听懂人话,不像是白奴昆仑奴一般,说个话都费劲。
可是建奴,现在真不太好抓了。
倒是东南那边的白奴算是倒了大霉。
官兵么,好歹有军纪的绝束,怎么着也得讲究几分脸面。
可是那些个海盗还有各路好汉们谁在乎脸面?银子就是脸面!
到了崇祯五年年底的时候,除了那些居住在城里的西方蛮子们还算是安全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消失了。
然后在大明的各处工地上面能找到这些人,或者这些人的尸骨。
如果要说崇祯五年全是闹心的事儿让崇祯皇帝不开心,虽然差不多却也不尽然。
毕竟还有几件事儿值得让崇祯皇帝开心开心。
首先就是大明的各路藩王人心思动,都打算去新明岛上面开藩建国,自己体验一把当土皇帝的瘾头。
要建国,就必须得有百姓,大明的百姓成了抢手货。
在崇祯皇帝的示意下,各路藩王开始变着花样的开始了赈灾秀。
没粮食是吧?
没关系,本王有银子,找南洋的那些蛮子们买,估计很快就能到货了,还有鲸肉,弄过来只要热一热就能吃了,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
没地了?
没关系,本王有的是地,划几亩地给你家种着就是了,至于耕牛农具种子什么的,本王这里不缺,要用就尽管开口。
大明的王爷们当然没有哪个是脑残的,拿着真金白银的砸下去,不还是为了民心?
有了民心,这些人跟着自己出海建国后,就是自己的最大保障,只要这些人还没有死光,自己的小命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更何况在海外建国,占了地盘也得有百姓才行不是?
除了百姓之外,大明的读书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