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裁军(上)(第1/2页)
作品:《日月永在》随着朱允炆和内阁全面进入到北京城之后,原南京的大量朝廷公员开始迁居北上,同时为北京带来的,还有南直隶,现江苏、安徽两省以及山东、河北部分富民纷纷北迁,选择了落户北京。
这可不是朝廷的号召力,纯粹是朱允炆这个皇帝一个人的号召力。
咱们总会听说这么一句话,叫做。
‘天子脚下,你还敢目无王法不成?’
恰是这句话的存在,很多老百姓宁愿选择不远千里的跟着朱允炆一道北上,不为别的,就图一个心里踏实。
而这个踏实,恰是这个时代一个老百姓最渴求的心理支柱,是多少天花乱坠的宣导政策和外在物质都无法给予的。
或许南京的百姓还没有泉州、广州的百姓富裕,但迁都前南京百姓的幸福度毫无疑问是全国最高的。
即使南京城达官显贵云集,近些年又何曾出现过仗势欺人的案子来。
你就是把海瑞放到应天府,都没他铁面无情的用武之地。
而几十万百姓的涌入,也让北京一时间都有些‘消化不良’的反应,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被推到了朱文奎的面前。
内阁是撒手不管的,明摆着是有考量朱文奎的意思在其中,朱允炆也没有管,他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管事了。
更主要的,是因为马大军入北京了。
“臣,参见吾皇圣躬金安。”
几乎原原本本复刻的武英殿内,一身戎装的马大军撩袍下拜,行的依旧是跪礼。
这是马大军一直以来面见朱允炆时的礼仪,也不能说是毛病吧,反正无论朱允炆要求过多少次,马大军就是不改。
这大概是因为其出身低微的原因,今日的一切功名爵禄于马大军而言如梦一般,自然对朱允炆这个赐予他一切的君父无比尊崇和恭敬。
亦或者,他只是更怕失去。
“朕的大元帅回来了,快起快起。”
一见马大军,朱允炆的心情便是好的不得了,不仅亲自上前扶起前者,更是攥住其手臂,拉到两侧椅子上落座,并招呼着:“双喜快快上茶。”
“臣愧领。”
君臣两人相近落座,朱允炆看着马大军,轻咦了一声:“大军,你这家伙怎么这么憔悴,可是西征这些年太劳累了,若如此,今日咱俩就别叙国事了,喝杯茶缓缓脚力,先回府好生休息两天,你在北京的宅府朕前些日子已经安排御前司给你清扫出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朱允炆还抬手轻拍了马大军的肩头,很是关切。
这也让马大军面色动容,猛一叹口气:“让陛下笑话了,非为军务实乃家事,前些日子臣本有意将自家闺女许与燕王长孙瞻基,结果我那闺女知晓后就连夜跑了,至今下落不明,臣思女心切,几日没有睡好,以至于今日面圣倒让陛下挂怀,臣有罪。”
朱允炆的脸皮微不可查的跳动一下,而后哈哈大笑起来:“朕当何事呢,不过是儿女私情,大军你也别过于担心了,双喜啊,马上晓谕各省锦衣卫、西厂,将盘水郡主找到,安全的护送来京,宽朕的总参谋长之心。”
这句话,算是坐实了早前朱允炆对马大军的承诺,那就是让后者接任履新明联总参谋长职务。
其实这个位置马大军做也可不做也可,国朝之内,很多人可以做,主要是明联下一步的扩张方向势必是往西,那就只能是马大军来做了。
谁让他更熟悉呢。
“还是由她去吧。”
见朱允炆要大动干戈,马大军急开口:“不敢为小女劳陛下挂怀,小女性格顽劣皆因臣素日里管教无方,臣之过何颜劳驾御前司于地方兴师动众。”
马大军的一再坚持,朱允炆也就没有继续在这件事上多言,转了话头。
“眼下帖木儿汗国和金帐汗国已降,西域战事暂歇,接下来军务上你有什么安排。”
这话说的马大军心里没底,他猜不透朱允炆的心思。
皇帝是想要继续往西打,打出一个比当年蒙古西征还要辉煌辽阔的疆域,还是准备刀枪入库?
动脑子的事是马大军最不喜欢的,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发生转变了,将来的他不是一线的元帅,而是身居中央的指挥者、决策者之一。
元帅可以只负责打仗,但决策者就要通盘的对待问题了。
心中拿不定主意,马大军闷了片刻,开口道:“臣只通军略,疏于大局,恭聆陛下训示,陛下指哪臣就打哪。”
这个时候,朱允炆脸上的笑便更加灿烂。
“朕哪有什么训示,还不是内阁的毛病多,这有份内阁的呈报,你看看吧。”
唤双喜取来一份案头奏疏,朱允炆转手递给了马大军。
后者接过一看,面色便有些变化。
“内阁跟朕说,既然仗打完了,倒是无妨适度削减一下明联的整体军费开支,毕竟一个明联,养了将近四百万的军队,这个数量属实是有些太巨大了。
而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