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战略收缩!(第1/3页)

作品:《鹰视狼顾的典故

尽管硬吃下奉武军万康,平荣两座县城的虎捷禁军,现在不得不停下脚步进行休整,但是根据统调处在晋阳得到的消息,这段时间在晋阳的三万神武军却是有很多调动·····························

大周朝禁军有六支,分别是神武,龙骧,铁骑,虎捷,宣武,羽林

按照禁军传统,其中羽林是负责皇宫守卫,宫廷仪仗,基本上是不参加直接作战的,而在剩下五支禁军当中,龙骧和铁骑则属于是骑兵部队,在大周朝鼎盛时期,这两支骑兵加一起足有五万人之多,为大周横行漠北西域所向睥睨,无往不利。

而宣武,虎捷,神武三支则是步军,近些年权倾朝野的上官宏远因为是神武军出身,所以他明显更信任他的起家部队的,所以也是打破了传统,把禁军进行部分整编重组,把铁骑和龙骧的部分精锐骑兵调到了神武军,调到了他绝对心腹的麾下。

洛安之变前大周虽然就已经出现了国势衰败的迹象,地方上的一些藩镇阴奉阳违,然而在上官宏远个人威望以及二十万禁军的武力威慑下,朝廷多少还是能够从地方把银子收上来,用来支撑朝廷运转,养着这二十万的禁军。

而洛安事变的爆发,无疑是对上官宏远和大周朝廷公信力的一次重大打击,天下由此正式进入了乱世,尽管上官宏远最终平定了川蜀的南巡朝廷,迎回了小皇帝姜瑞重新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这次事变对于大周朝廷公信力的打击却是不可逆的。

这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上官宏远已经无法在以朝廷的名义向各个行省收税了·····························

以叶明盛,徐兆杰为代表的地方诸侯,虽然名义上还打着大周的旗号,没有公开称王称帝背叛大周,但是实际上都已经成了土皇帝,执掌各自地盘上的一切生杀大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依靠整个天下才能养起的大周禁军,却是无法在恢复往日的辉煌了,这其中铁骑,龙骧两支在攻打川蜀时为上官宏远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的骑兵部队情况最为艰难。

无法再从天下收银子的上官宏远,已经没有能力再给龙骧铁骑补充新的骑兵,所以无奈之下上官宏远虽然还保留着这两支骑兵的番号,但是实际上却是将这两支骑兵部队,剩下的骑兵进行了瓜分。

上官宏远把龙骧,铁骑最精锐的骑兵收归到了神武军麾下,至于剩下的一些骑兵则是分给了马重阳的宣武禁军,汤鹏的虎捷禁军,此举也是让以步军为传统的神武军,能够凑出超过一万人的骑兵部队。

作为禁军中装备最好,待遇最好,最受上官宏远信任的嫡系部队,神武军总兵力共有六万人,此次云并之战上官宏远虽然已经是竭尽全力,但是为了后方的稳定,他还是给镇守后方的独子上官长恭留了三万神武军,不过神武军的一万骑兵他则是全都带到了云并战场上···························

在之前的战斗中,尽管洛安禁军的进展不如预期,不尽如人意,但是上官宏远和他的三万神武军始终则是在晋阳稳坐钓鱼台,不曾有任何的支援前线的迹象。

虽然他们保持了安静,但负责奉武军云并战场的贺敬云,也是一点也不敢小视神武军,始终都是命令统调处的人手,在晋阳暗中盯着神武军,警惕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而在得知神武军出现了频繁调动后,贺敬云也是意识到了在完全攻克了奉武军在晋中南线外围县城后,上官宏远终于是要全力出击了。

为了避免被洛安禁军彻底分割包围,贺敬云立刻命令郭志平的第三军,步军留在三川江的东岸阻击王牧之凉军渡江,而第三军的骑兵部队则是要接应北线的第八师。

截止到目前在荀柯的指挥下,刚刚组建不久的第八师在数万宣武禁军的狂攻下,虽然还牢牢坚守这灵原和平云两个县城,但是第八师的伤亡也是非常的大,已经无法再从宣武禁军杀出来突围了。

为了避免第八师被全歼,所以贺敬云只能是安排郭志平带着骑兵去试图在宣武军的封锁下撕开一条口子,把荀柯麾下第八师残部接应出来,等到把第八师捞出来,与在三川江东岸阻击的奉武军一道会撤回到晋中··························

如此一来奉武军将会放弃晋中城外围的所有县城阵地全力收缩在晋中,这也就意味着云并之战,将会进入到最后的城池攻坚战!

不得不说贺敬云还是很有想法和魄力的,主动放弃掉灵原和平云两个县城,收缩兵力回到晋中城池当中。

如果让他完成了这个计划,那么晋中城将会有六万多的奉武军,以洛安禁军目前的伤亡和物资的消耗,上官宏远几乎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晋中的,而以洛安朝廷目前的人力财力,他们也支撑不起二十万大军在外面的长期鏖战了!

战报上的内容就到这里,但是叶明盛很清楚上官宏远绝对不会坐视,贺敬云完成在晋中的战略收缩,然后去啃一个有六万人守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