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这个地方谁负责的?(第1/4页)

作品:《人世见笔趣阁无弹窗

越往西越荒凉,植被逐渐减少,荒漠戈壁逐渐呈现,天地旷野仿佛恒古气息扑面而来。

小泉镇可谓大离西北最边境还在朝廷治下的城镇了,座落于沙化严重的戈壁中,再往西就是茫茫大漠黄沙。

这个镇子不大,也就不到两百户人家,人口仅有千多人,围绕一口常年出水不断的泉眼而建,纵使前些年干旱这口泉眼也不曾枯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虽然小,但却是大离治下,有官府衙门捕快驻扎,甚至还有一支两百人左右的军队常年驻守!

按理说此等苦寒之敌人人避之不及,周围一两百里荒无人烟,补给艰难,可谓与世隔绝,生活在这里根本就是受罪。

可事实并非如此,生活在这里的人还相当滋润呢。

这个地方继续向北是茫茫大漠,大漠中不但有露天盐矿,更有金银矿脉,甚至大漠中露天都能捡到宝石!

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加之开采困难,朝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干脆‘放任不管’,从而滋生了不少人前来淘金发财。

驼队常年来往大漠身处,带出盐矿金银矿和宝石,可朝廷就真的放任这笔财富不管吗?当然不可能的,东西是死的,想要真正变成财富自然离不开朝廷监管,从这些铤而走险的驼队身上牟利才是朝廷的手段,因此在小泉镇当差实乃肥差。

纵使贫民,因为来此淘金的人不少,做点小买卖也能过得不错。

不过这一代很乱,商队驼队哪个不是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更有走私的,做无本买卖的马匪,没点本事在这一代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大漠中马匪纵横,大大小小多大十多支,他们来去如风,劫掠商队和深入大漠挖矿的驼队,让人咬牙切齿又胆寒。

在大漠中还有一些绿洲有小型部落生存,他们不服王化作风彪悍,很排外,往往外人踏足很难活着走出,但这些部落中却有珍贵的香料,有的是人铤而走险前去交易……

不管什么地方,朝廷总是最大的存在,再怎么乱,只要不过分朝廷了不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真无法无天,真当朝廷是吃素的?

小看朝廷永远都没好下场。

当然,不闹到一定程度,朝廷才懒得浪费人力物理来管,让一帮家伙狗咬狗就好,自己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此外这片大地上就要数烈阳门了,那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黑白两道都要给三分面子,其门内真意镜就不止一位,门主更是真意镜后期的顶尖高手。

烈阳门在大漠中,倒没有和外界断了联系,但去过这个门派的人却是不多,其门下弟子倒是多有走动,甚至传言一些马匪就是这个门派培养的,帮他们劫掠财富,只是没有证据。

不得不说,这片大地上还真是那些穷凶极恶之人的好去处,走投无路之下往这里一钻真心不好拿捏。

而小泉镇则相当于这片大地的枢纽区域,无论是深入大漠还是返回内地都会经过这里驻扎补给,以至于小小的镇子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一个不起眼的家伙就是什么惹不起的人。

以至于小小的镇子每年来往人数不下十万,不过大多都不会长久逗留,繁华和这里不沾边,乱才是主旋律。

死人太常见了,尸体丢入大漠就跟一滴水丢入海中没什么区别。

这里本就链接着财富遍地的大漠,而今又闹出有高人遗迹出现,更是热的无数人蜂拥而来,以至于小小的镇子更加混乱了,甚至人满为患。

关键是这个镇子只有一口生命之泉啊,谁若起歹心投毒后果无法想象,以至于那口泉眼每天都无数人不间断的盯着,谁也不会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因为此地处于大漠边缘,风沙大,几乎人人都戴面巾面纱,防晒防风还防沙,五颜六色倒是颇有异域风情,糙汉子滚粗克……

这里的补给大部分靠商队运来,但很多进入大漠的驼队也会带出一些绿洲里的土特产,以至于这里物资颇为丰富,然而死贵。

夏日炎炎,大漠更胜。

小泉镇上驼铃声不断,叮叮当当乱响,听习惯了居然给人颇为不错的感觉。

一块布撑起一个凉棚,下面放上几张桌椅,这便撑起一家小店了,炉膛内炙烤馕饼,大锅里肉汤翻滚,香味弥漫让人食指大动。

就是得防止随时会飞来的沙尘,那玩意可不好下咽。

一个黑衣汉子默默的吃着馕饼,不时喝一口肉汤,他沉默寡言,目光冷漠,身上还有血腥味,让人一看就不好惹。

他皮肤黝黑,似乎饱经风沙磨砺,顺手处放着布条缠绕的长条,一看就是凶器。

吃着喝着,他默默的留意着周围,若有心人观察就会发现,此人似乎随时都要暴起伤人,像是一匹嗜血的孤狼。

‘朝廷压根就不管这里怎么乱,镇守整天窝在衙门看书喝茶,只要每年的税赋交齐他就是老好人,但税赋若是不交齐他比马匪更让人胆寒,不是没人想弄死他,然而着屁大点地方的镇守居然是真意镜谁敢信?养老来了吧,两百人的驻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