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会(下)(第1/2页)

作品:《小说寒门状元

巴图蒙克沉默许久后,将腰间的佩刀解了下来,放到面前的桌案上,大声说道:“国师,本汗听闻,如今土木堡仍旧盘踞数万明军,阻碍我草原儿郎挺进大都城的步伐!”

只是一句话,就让在场各部族族长一片惊叹。

在这些族长看来,明军已是溃不成军,在内长城以西至大同镇之间,理应所有城塞都被拔掉,不可能会有明朝兵马依然盘踞的城塞,却没曾想,居然有个叫土木堡的地方,还有明军没有被小妹。

按照达延汗的说法,在一个城池里居然有数万明军,这或许比之前巴图蒙克在天城卫一战中遭遇的明朝兵马还要多。

亦思马因之前还嘴硬说没有遭遇兵败,但土木堡犹自掌握在明军手中却是事实。好在亦思马因老奸巨猾,对此早有准备,义正辞严回道:“禀大汗,土木堡盘踞的明朝守军数量,不到万人。土木堡年久失修,旦夕可破!”

这话,亦思马因说得铿锵有力,为的是让在场所有部族领放心。

果然,各部族长在听说明朝在土木堡只有不到万人的兵马后,脸色变得好看了多了在他们看来,明朝万把人根本不能形成阻碍,这次毕竟是草原各部族倾巢而出,兵马充足,加上先后夺取榆林卫和宣府镇城,缴获无数,攻城器械现在也不缺。

巴图蒙克道:“那国师之前,可有动攻城?”

问题又问到了点子上,亦思马因如果说有攻城,巴图蒙克就会说,你为什么没有在旦夕之间破城?

如果说没有攻城,亦思马因就必须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实之前土木堡的几仗,其余部族的族长或许不太清楚,但作为大汗的巴图蒙克是心知肚明的,即便亦思马因抵赖也是徒劳。

亦思马因尽量让自己的言辞显得合理一些:“大汗,明朝守军将领,乃是明朝皇帝任命的延绥巡抚沈溪,此子狡诈多端,其用兵每每出人意料之外,还遇见到了我们的出兵策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想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留下土木堡,绕道攻打居庸关!”

在场的族长刚松口气,可听闻沈溪的大名,很多人头皮不禁麻。

沈溪是谁?那是数年前让草原联军铩羽而归的人物,直接导致此后几年草原的连续混战,是许多草原人心目中的噩梦。

沈溪在大明,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朝臣,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在草原上,那是从大汗到普通的牧民都知悉的大人物,甚至很多人不清楚刘大夏是谁,但却沈溪却是耳熟能详草原人对于强者有种天的敬畏,他们将沈溪当作心腹大敌来看待。

听到是沈溪率兵镇守土木堡,很多族长顿时释然,曾经以牛拉火炮车,区区几百人就能让草原联军在榆溪河北岸折戟沉沙的天才少年,现在手里有上万兵马,还有城塞驻守,这一战必然不好打。

连之前语气咄咄逼人的苏苏哈,在听到沈溪的名字后,也脸色大变,不再出来跟亦思马因唱反调。

巴图蒙克见到在场之人态度上的急剧变化,脸上显现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略带嘲讽地问道:

“难道一个明朝稍有名气的大臣,就能改变我苍狼与白鹿的子孙逐鹿中原,重振高祖雄风的计划吗?”

巴图蒙克在鼓舞军心士气上很有一套,他说完这话,在场之人俱都精神振奋草原人最引以为豪的时代,就是黄金家族率领各部族一统中原,称霸欧亚大6之时。

如今蒙古人势微,在跟明人的交战中虽然胜多负少,但很难取得什么大的战果,现在有机会一举拿下明朝京师,重演当初辉煌的一幕,而且前期的军事行动也非常顺利,在场之人理所当然觉得这一战已唾手可得,不会因为明军一座孤城,以及区区不到一万兵马,而放弃美好的前景。

巴图蒙克瞪着亦思马因,道:“国师,本汗之前的计划不会做任何更改,必须要保证在攻打明朝京师时,后方无明朝兵马袭扰。所以,土木堡必须攻克,明军守将沈溪也必须坚决地清除掉!”

亦思马因听到这里,心迅下沉,因为他预感到巴图蒙克即将要下达的命令。

“本汗以太祖、太宗、世祖的名义,命令国师亦思马因,领本部兵马,即刻回兵攻打土木堡,务必在三日之内将其攻克,之后领兵与各部主力会合,共同攻打明朝内长城关隘以及京师!若另有调遣,本汗会军令到国师军中!”

巴图蒙克用不容辩驳的语调说道。

亦思马因这会儿所看到在场所有族长们投来的目光,不是妒忌和羡慕,而是嘲弄他负责带兵攻打土木堡,将意味着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冲锋在前,而是要留下来殿后。

之前殿后的差事,交给这几年逐步势弱的火筛部,结果火筛部在宁夏卫败给刘大夏,连火筛本人如今都死未卜。

现在轮到亦思马因和他的部族殿后了!除了攻打土木堡,巴图蒙克一句“若另有调遣”更为重要,这其实是在告诉亦思马因,即便你攻克土木堡,也不用你来长城内关和京师,只管负责全军后卫就行。

大同镇和太原镇的援兵是被打败,但三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