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〇章 相亲和武举(第四更)(第2/3页)
作品:《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上还扛一把很厚重的铁棍,当作是练剑所用。
“师兄,你看我……厉害吧?”
王陵之见到沈溪,第一件事就是对沈溪汇报他这一年来练武的成果,大铁棍子既被王陵之当作是重剑,也当作是锏,耍起来令沈溪啧啧称奇。
可真是个练武的奇才啊!
耍了一套下来,王陵之神情淡然。
沈溪苦着脸,鼓了鼓掌道,“你平日里没事,就光顾着练武了?”
王陵之甩甩头道:“那当然,不然干嘛?去年我爹还一直逼着我读书,后来我对他说,我师兄鼓励我去考武举人,当武状元。我爹笑了笑,以后再不管我读不读书的事情。嘿,师兄,你可真本事,我就拿你一句话,就让我爹不管我了。”
沈溪心说这还真是个奇葩思维啊。或者王陵之的老爹王昌聂,只是觉得儿子既然不是修文的料,那干脆就练武,武举终归算是个出路,明朝虽然重文轻武,好歹中武举也能够当官,算是条出路。
“师兄,你让我学骑马,嘿,特别简单,我学了不到半个月就学会了,我现在正在练习在马上怎么挥马刀,你多教我一点儿?”
沈溪赶紧摆手:“不用了,我自己还没学会骑马呢。”
王陵之大为惊讶:“啊?师兄不会骑马?那怎么可能,师兄你这么厉害,应该是骑马射箭,刀枪剑戟样样都行的啊,难道师傅他老人家没督促师兄多加练习?”
沈溪没想到王陵之中毒如此之深。
关于师傅和武功云云,只是沈溪小时候瞎编出来的,为的是让王陵之乖乖当他的小弟,顺带把笔墨纸砚这些东西给他“偷”出来。这都过去多少年了,王陵之居然对有个没见面师傅的事深信不疑。
沈溪道:“师弟啊,你看……你要考武举,就要明白武举是怎么回事。光有一副蛮力是不行的,弓马骑射是一方面,可重要的,你还要学会策略。不然,你连考弓马骑射的资格都没有。”
王陵之皱眉道:“师兄的话好深奥,什么是策略。”
“就是战略战术,三十六计知道吗?”沈溪问道。
王陵之很老实摇摇头。
“那六韬呢?”
王陵之继续摇头。
沈溪叹道:“考武举,就是为了将来在战场上当将军,为国效命。两军对垒,不是光靠蛮力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战争只是比比谁的人多,谁的力气大,那就干脆挨个上去掰手腕就行了,还要将军作何?”
“将军的作用,就是阵前调度,万马军中指挥若定。所以当将军的策略一定要精通,懂得战场上各种阵势。其实……就是让你好好读书啊。”
明朝自开国以来,武举考试就一直存在,一直到天顺八年,英宗正式制定武举法,曰:凡天下取贡,举谙晓武艺之人,兵部会同京营总兵官于帅府内考其策略,于教场内试其弓马,有能答策二道,骑中四箭以上,步中二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署职二级;旗军舍余人授以试所镇抚,民人授以卫经历,月支米三石。能答策二道,骑中二箭以上,步中一箭以上者,官自本职量加署职一级,旗军舍余授以冠带,总旗民人授以试卫知事,月支米二石。
明宪宗成化六年,会试武举,取中刘良、鲁广等6名武进士,刘良为第一位武状元。成化十四年,根据太监汪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
弘治六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王陵之把铁棍子往地上一扔,道:“师兄,你这也太坑人了吧?以前跟我说考武举武功好就行,怎的现在还要读书?这……这不是为难我吗?”
沈溪笑道:“师弟不用太过懊恼,考武举所考的策略,跟普通读书人所学不一样,这两天我就会把我所知道的兵书……武林秘籍都写给你,这些可都是师傅传下来的,学会之后,就不再是以一当十,而是以一当万。”
王陵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么厉害?”
沈溪一脸自豪道:“那当然了,有句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的将军,在战场上就是神明一样的存在,所有人都会顶礼膜拜,连高高在上的皇帝,见了这样的大将都要客客气气,你说厉不厉害?”
王陵之嘿嘿傻笑,仿佛已经置身于沈溪给他规划的美好未来里。
“厉害厉害,师兄,那你快把师傅传授你的……秘籍,传授给我。”
沈溪心说,这小子除了武功之外,似乎不会想别的,我若说兵书,他肯定无心学,但我若说那是武林秘籍,这小子学的比谁都快。
沈溪点头道:“好,去拿纸笔来,我现在就先给你写几篇,第一篇叫《孙子兵法》……”
*************
ps:第四更!
谢谢大家的支持,每当倦怠的时候,天子就会看大家的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对每一个留名的书友都由衷地感谢,然后突然从心底里涌出莫名的力量,刺激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