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消停的太子爷(第1/2页)
作品:《大唐贞观第一纨绔人物简介》“父皇,儿臣只是读书时有些断句上的疑问,是以在课间向孔师请教,不想孔师为儿臣讲解时竟有所悟,所以此事确实和儿臣无关。”
李承乾用了三个月时间总结体会,认为太子这个工作就是给老李同志当出气筒用的,其它一切都是扯蛋。
所以只要老李同志找他,不管问什么,首先就是死不认帐,然后是努力狡辩,最后低头认错。
“废话少说,快去写来。”李世民拿出当老子的威风,根本不理会李承乾的狡辩。
三个月的时间,李承乾在总结经验,老李同志同样在总结自家大小子。往好里说,这混小子是烂泥扶不上墙;往差里说,那就是阎王爷操小鬼,自在一会儿是一会儿。
“是,儿臣领旨。”老头子一瞪眼睛,李承乾就怂了,跑到一边找了笔墨,一挥而就。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李世民拿着手中的纸,低头沉吟:一体两意,果真是一体两意,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呢?
等皇帝手中的纸传到孔颖达手中后,李承乾不出所料再一次得到训斥:“承乾,朕说过,要专心学业,莫要总耍小聪明,为何总是不听。”
“是,儿臣知错了,今后不会再犯!”挨打要立正,有错要改正,每次被教训李承乾都会拿出认罪伏法的态度,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嘛。
“陛下莫要错怪太子,殿下此次决非玩闹,老臣之言足以证明。”腐儒有腐儒的好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孔老头认为这次李承乾没错,哪怕是皇帝陛下认为太子有错,这老头子也敢直言相鉴。
父子间的友好谈话被人打断,老李同志很无奈的眼了李承乾一眼,再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扭头看着孔颖达说道:“孔卿认为太子所说可行么?”
“陛下,我华夏文字含义颇多,而我大唐对于断句又无定法,所以断句不对往往就会失去本意,所以老臣认为殿下所说极有道理。”孔颖达现在心里只有自家先祖的著作是否会被篡改,自然认为李承乾说的有道理。
李世民坐在桌子后面沉思不语,一直没有表态,作为一国之君他有他的想法,岂能因为儿子一个念头和一个老头子说有道理就会改变?
断句之法在李世民的思维中主要还是应用到行政方面,一条政令颁发出去,如果真的一体两意,那些世家一定会按照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式去解读,最底层的那些民众就会被剥削。
虽然他李家王朝就是大唐最大的地主,但地主也决不能容忍管家来剥削自家长工吧?
良久之后,李世民睁开双眼,沉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孔卿就主持修定《五经注义》,同时由承乾辅助制定断句之法。其它细节,回去你写个折子呈上来。”
“臣遵旨。”得到李世民允许,孔老头脸都快笑成菊花了。
重注五经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皇帝陛下首肯,你就是注一千次也没用,因为没有人会认同你所注释的东西。
这事情就像我们现在去检车一样,厂家说汽车的排放标准是国五不行,必须要去国家指定的检车地点去检,人家那标准才算,否则你就是在美国检验合格都没用。
所以孔老头得到李世民同意之后才会笑逐颜开,美的跟捡了金子似的,连走路都轻了几分。
不过他同意了,杵在一边扣手指发呆的李承乾却不干了,这特么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本来就想离这老孔头远远的,没成想,还跑他跟前去了,这不是没活路了。
不能接这活儿,绝逼不能接,所以当下李承乾就对高坐龙椅上的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儿臣最近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辅助孔师的事情还是另选他人吧。”
“嗯?你有什么事情忙不过来?”李世民对自家的混小子也是没啥好办法,身为太子却一身懒骨头,这是病,必须得治。
“儿臣……。”李承乾瞅瞅站在一边的孔老头,实在是不敢说自己要回去作炉子、盘炕。
如果被孔老头知道自己这学生竟然操持匠人这种贱业,只怕不被他喷上个把时辰,结束不了。
“哼,又要回你的‘兰若寺’去鼓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么?这断句的事情就是你引起的,你不接谁接?”普天之下的老子好像都是这样,儿子干啥都是不误正业,除非去办自己交待的事情就ok。
“可,可是儿臣才学疏浅,怕是担不得如此大任,如果注释的意思搞错了只怕有误人子弟之嫌。”挣扎,努力挣扎,李承乾只想当纨绔,不想作任何工作。
坐在龙案后的李世民差点被李承乾气乐了,摇了摇头说道:“混账,你真以为是要你写《五经注义》呢?只是辅助孔卿断句方面的事情,记住只是断句!”
“啊?”李承乾脸都快要揪到一起了,搞了半天特么自作多情了。
用余光往边上站着的老孔头位置瞥过去,发现老头子胡子一抖一抖,虽然看不到脸,但老东西分明是在笑。
这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