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2/3页)

作品:《七十年代娇媳妇甜文

下了一块似的,总是不得踏实。

以往半夜睡觉的时候,她习惯把脑袋靠在他的身旁,之后的几夜伸手一摸,却摸了个空。

习惯真是可怕。

半夜也没有人替叶青水起夜喂两个宝宝了,辰辰和光光轮流醒来,弄得叶青水频频起夜,白天上课没有精神恍惚极了。

叶妈看不下去了,只好在房间里加了个床,帮忙者照顾两个小宝宝。

谢庭玉没走之前,他的存在感有点低,毕竟年轻的夫妻各自都承担着繁重的学业。但是走了之后,家里缺了他哪哪都不行。

他的温柔,就像春风一样,润物细无声。

叶青水回想起来,宝宝们刚出生的时候,谢庭玉仿佛是左手抱着辰辰、膝盖躺着光光,哄着哄着将就着瞌睡了一夜。

他眼里流泻出来的疲惫和温柔一样令人动容。

就在叶青水对谢庭玉的思念达到极点的时候,媒体报纸忽然有了消息。报社国际部忽然刊登了一则新闻。

“华米正式建交,双方领导签署外交关系联合公报”

叶青水捧着报纸,看见了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的图片,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她看到了自家男人的侧脸。

叶青水摸了摸照片的那一角,心里暖暖地笑了。

叶妈稀罕地问“原来小谢就是去了那里啊,跟一群金发绿眼睛的外国人在一起。”

报纸还不算什么,新闻才是要紧的。

华国和米国正式建交了,这个新闻轰动了全国。这一次建交打破了长达数十年的坚冰,标志着华米两国人民从此友好发展。

那么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地访米留学了

华国和米国之间贸易往来也会与日俱增,两国人民相互之间用上对方国家的产品。外汇储备也要从此开放了

一时之间,民间的热议剧增,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还没有多久,华米的友好建交带给了人民希望。

叶青水也在着手准备,发电报催叶小叔承包山头的事情。

叶小叔终于拍了电报回复侄女“村委决定以拍卖的方式把山头承包给我。”

农村改革虽然开始了,实行了分田到户。但是山头却是集体财产,到底怎么个分法之前也没有一点做参考的依据。村委于是决定把山头通过拍卖的方式,承包出去。

一两座荒山谁有兴趣承包也就只有叶小叔打上了它的主意。

叶青水到新华书店挑了许多有关茗茶种植知识的书,邮寄给了叶小叔,发电报通知他“小叔,种茶叶”

叶青水写了长长的一页信,告诉叶小叔“咱们试试做沼气养猪茶叶种植的茶基生态循环。”

谢庭玉上大学前已经给村里弄好了沼气池,猪的粪便及秸秆经过发酵后形成沼气,供暖照明,发酵后的肥料用来肥茶田。前期靠养猪的收入维持开支,后期等待茶叶产出之后,能够产生大笔利润。

红旗公社以毛尖茶叶闻名,茶汤清凉、茶香芬雅、口味醇厚,独特的地形和土壤结构让这里产出的茶口味独特,上辈子它是有名的出口商品。

叶青水拍完电报,给小叔汇了一万块回去。

叶小叔收到这笔巨款的时候都愣了,揉了许久的眼睛才肯相信这笔巨款真是侄女寄过来的。

这年头谁能随随便便汇这么大笔的款子,饶是邮政储蓄银行的行长都不禁对叶小叔侧目。

叶小叔穿着仍是农民那副派头,古铜色的脸、鞋子上沾着满满的泥巴。

银行行长问了一嘴“请问同志,你打算把这笔钱怎么领回去”

部分领,还是一次性全领了

别怪这年头人见识少,人民币面额最大的也才不过十块钱的大团结。百元大钞得八十年代才开始发行。要全都兑换成大团结,恐怕今天银行的员工都能忙得够呛。

八十年代红旗镇的万元户都算稀罕,七十年代的万元户那真是万里挑一的稀罕。人银行行长没有怀疑这笔钱的来历是否正规都不错了。

叶小叔挠了挠头,爽快地说“全领回去。”

他得赶紧把钱取出来,还了欠叶家村的一屁股债。还得盖个养猪场、买猪苗、培育茶苗、请人工哪哪不要花钱

华米建交这件事见报后,没多久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这件事。

八零年年初,实况直播这项技术是没有的。陆续从米国传回华国的都是录播。电视台报道的也是提前录制好的影像资料。

幸亏谢家有电视机,叶青水才得以每天从新闻里找寻谢庭玉的身影,以慰相思之苦。

她每天中午都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抱着俩宝宝专心致志地看新闻。等谢庭玉出来的时候,她就轻轻对宝宝们说“看,爸爸,那个是爸爸。”

叶青水都能从电视新闻上每天看到谢庭玉的身影,说明他这段时间出现的频率确实不低。

军属大院里的人当然也没落下。

谢家小儿子不仅考上了京大,这才上学多久就能跟着领导干大事了,这出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