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关原之战(第1/2页)
作品:《明天子女主》第九十八章关原之战
“好一处争地。”王英带着大队人马,进驻关原之东。他登高望远,看着远处一处处旗帜,每一处旗帜,都代表着一支大名的军队。
但是王英看见最多的旗帜,就是细川樱花旗。
几乎占据了西军总兵力的一半,还都在要害之地。
作为西军的中坚主力而存在。
所谓争地,就是战略要地,我得利,彼得之亦利。
这一块不大的平原,站在高处,几乎能将整个平原的动静尽收眼底的,但是总体上有三处看,可以进出的通道。
东侧一处,西侧两处。
西军得之,不仅仅可以作为进攻关东的后勤基地。也可以防范东军西进的要害之处。
“伯爷,此战该如何打?”足利义政此刻见到对方漫山遍野的旗帜,一时间心神具动,连对王英的称呼都不一样了。
王英说道:“就地扎营,等西军来攻。”
王英之所以敢如此有把握,却是从双方的消耗之上来算的。
进驻关原一带的东军包括明军在内,不超过五万。都是王英精选的各家精锐敢战之士。但是西军乃是东军的数倍。
彼此之间消耗就太大了。
按理说,西军占据了日本最富饶的京畿平原,比东军要好上多少。
却不知道今年上半年,双方几十万大军在京畿平原之上,你来我往鏖战三个月,如果再算上去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的对峙状态,时间就更长了。
日本最富饶的京畿平原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根本不足养军了。
更不要说十几万大军了。
而东军负担也不轻,但是有王英的担保,斯波家将积蓄全部拿出来,支撑数万大军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至于更长时间。
不要忘记王英是做什么出身的。
他是在海运总兵官任上做出了成绩,这才被朱祁镇看中的。对于海上运粮食,才是他的本行,日本粮食紧缺,但是大明却不缺粮食。
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
正如王英判断一般。不过第二日,细川家族大军就出营列阵,缓慢的向东逼近。
王英本来想等着西军进攻。
但是很快,他看出了不少东西。他心中犹豫了几分,猛下决心,说道:“传令,大军出战。”
王英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日本西军的装备落后,组织也落后,各方面都是很乱。
西军缓缓东进,不是他们有意如此。而是不得不如此。否则就不能前进。
王英这个时候才明白一件事情。
他从东军数万人之中,只挑出两万上下,能看过眼的军队。甚至这些人不都是他看过眼的,不过是明军三万要全部用于作战,一些后勤负担还是要日本人来做的。
真要他按照大明的标准,估计能选出一万人,就不错了。
当时他只觉得乃是东军乃败军之将,精锐都打光了。而今看来,并不是这样,或许东军精锐的确打光了不少。
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在王英眼中的精锐,本来就不多。
而且日本军队的组织形式也不好。
即便是细川家族自己的军队,也分为这个大名的那个大名的。细川胜元虽然是细川家的家主,西军盟主。
但是他也不能随便插手某一个大名内部事务。
也就造成了日本军队内部参差不齐,指挥程序也不是太流畅的。
更更重要的是。
日本人并没有加入而今的火器普及浪潮之中。
安南之所以与大明打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安南人的火器数量不上,甚至在某些火器方面还胜过大明。
但是日本却不是这样。
他根本没有看见日本军队之中,有多少火器。但是以大明军队的章程,几乎每一个营头都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火器兵。
王英从各个角度嗅到了胜利的机会。
虽然西军数量之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数量很多时候,并不算得了什么。
王英虽然下定决心,不在防守营地,待其疲惫之几反攻。但是他还留了一手,那就是他将杨珍的骑兵,留在最后当预备队。
或者等最后一击,来一锤定音。或者等事不可为,用来殿后。
明军出阵可比西军快太多了。
不过片刻,营地大门之中,滚滚红色的浪潮冲了出来,不多时在关原之东,列出五个方阵。
不等西军反应过来,王英一声令下,最中间的一个方阵大步向前,两侧方阵,护住这个方阵之后,形成了一个箭头的攻势。
细川胜元有几分瞠目结舌。
他万万没有想到,明军动作有这么快。
比西军后发动,却比西军先列阵,以少对多,先手进攻。
这充分说明了,明军的战斗力要比日本军队高出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