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妈(第1/2页)

作品:《主角是up主的小说推荐

翁冰冰在主持党校学习的时候,突然被总团安排采访孟时。

可供准备的时间不多。

不过看完孟时和胡晓涛的直播之后,还是勉强读完了《西西弗的神话》和《局外人》。

因为这两本书,或者说,对于这两本书的理解,算是他们两人这次冲突的导火索。

孟时和胡晓涛之间,最开始是因为《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这首歌,在音乐方面产生了冲突。

胡晓涛认为这首歌偏网红化,背离的“八百里秦川”之前的风格,将乐队拖入泥潭。

孟时和他连麦,询问他,没有了解这首歌的创作动机,以及里面的乐理。

仅仅凭借一点信息,为什么能够毫无心理负担的直播博流量。

之后,胡晓涛用《西西弗的神话》里面,西西弗斯推动巨石到山顶,巨石太过沉重到达山顶又重新山脚,这一行为,表达:

人只是生活在浩渺宇宙里的渺小生物,如同西西弗斯与巨石,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否定了动机存在的意义。

而孟时用同样的例子表达:

西西弗斯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有意义,但仍然不断推动巨石,而非选择逃避,正是人存在的意义——不断革故更新,不断造就新我。

孟时意识到胡晓涛在传播虚无主义后,矛盾升级,扒了他学术身份造假和国籍。

将胡晓涛怼的假装掉线,匆匆下播。

随后陆成康、陆端存,总团,历史研究院纷纷下场,从学术层面定义了胡晓涛不良公知的身份。

紧接着娄丽莺宣布复出,指定孟时担任制作人。

让拾忆文化,华意、阿狸音乐,纷纷背刺,从现实上把胡晓涛打的遁逃美国。

所以,想要做好采访,这两本书不得不看。

翁冰冰能能理解《局外人》想要表达什么。

但她是真的不喜欢默尔索这种人。

孟时又问:“为什么呢。”

他的连续提问,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

但翁冰冰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

采访是有主题的。

总团希望孟时能聊一聊,虚无主义在青少年中的危害。

而孟时的切入点,显然不对。

他好似不是在进行一次,带着明确主题的录制。

更像是这次采访的局外人,游离着,迟迟没有进入主题。

现在反过来提问,倒是给了翁冰冰矫正的机会。

同时也是一个对剧情补完的机会。

不是每个人都看过这本书。

孟时以这本书开篇,却又不说完。

在她说不喜欢之后,又直接提问为什么不喜欢,无疑大大提升了视频的观看门槛。

翁冰冰的专业素养,让她选择先把剧情大致的说一下。

让观众不至于对他俩的谈论的人物,不清不楚。

翁冰冰说到:

“《局外人》的前半部分,是默尔索观察别人的世界,后半部分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中间用一场枪杀案,以及审判,将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

默尔索在沙滩上遇到了几个一直跟踪他朋友的阿拉伯人。

在打过一架然后又反复纠缠很久以后。

默尔索独自带着朋友的枪,去沙滩散步,那个阿拉伯人拿刀子对他晃了晃。

随后,默尔索开了五枪杀死了阿拉伯人。

检察官在和默尔索接触后,发现他没有宗教信仰。

言语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悔过。

所以在最终审判时,检察官觉得默尔索是一个冷漠的人。

所以他杀人不是意外。

最终检察官判处了默尔索死刑。”

黄妃妃差点忍不住举手反驳,因为翁冰冰省略很多东西,例如默尔索的朋友,邻居都很喜欢他的诚实。

而且,默尔索并不是一个坏人。

只是她的手抬了抬,最终没有举起来。

不过是书里的人物罢了。

都是虚无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和别人发生争执,看着就好了。

黄妃妃又转头看向窗外。

下午最后一节课,天已经渐渐暗下来。

视频里。

孟时听着翁冰冰叙述,鼓励似的抬手示意她继续,好像他才是记者。

翁冰冰见孟时这幅模样,觉得他就像两人正在谈论的默尔索一样,对待这次访谈,怀抱的是无所谓的态度。

她勉强脸上保持着礼貌的笑容,说:

“默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面对玛丽的求婚,一如书名,像个局外人。

在养老院的护工、其他老人、检察官看来,他是一个冷漠,冷血的一个人。

但默尔索并不是带着仇恨的那种冷漠,而是凡事都无所谓,一种旁观者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可能会有部分人,会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