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谈判代表团(第1/2页)

作品:《时空过客在线观看

(12点10再看,修改错字中)“民族,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具体来讲,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其实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直到现在,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还一直处于萌芽阶段。

就目前的夏国而言,大部分民众对于自身民族的认知,和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相比,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

无论是满清还是民国,对于这个国家的政治模式、经济生产以及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冲击都相当有限。

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古往今来都是种地交税,满清统治时是这么干,民国成立后也照样如此,“皇权”自始至终都没有下过县。

因此对于这个国度中的人民,特别是那些受压迫的中下阶层,国家顶层架构变化所带来影响可以说微乎甚微。”

33年9月底,程刚带着一群青年干部从中央所在的略阳县,乘车沿着正在修建的公路翻阅秦岭,来到了关中平原,最终目标则是长安城。

其实他们也可以直接乘坐飞机前往长安的,但正巧从凤翔到双石铺的轻便铁路此时正在选址,作为此计划的提出者,程刚肯定需要先过去视察一番。

一行人首先坐船来到略阳上游的白水江码头,然后乘坐运送木料的拖拉机绕道陇南抵达双石铺,然后就是翻山越岭,折腾了好几日才终于踏上平原。

一路上,程刚也没有忘记和其他同志进行交流。

除去结合眼前实例,向大家讲解地理、历史以及铁路、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外,剩下讨论得最多的话,当然还是由《中马城纪实》这部纪录片所带来的影响。

顺道一提,目前这条规划中的凤双轻便铁路,可以算得上凤蓉铁路的前身,历史上曾于抗日战争爆发开始修建。

记住网址kanshu.vip

而在那条战时铁路上运行的所谓“火车”,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木制或者加装铁架的木制车,7-8辆车为一组,采用人力和畜力推送。

甚至于其中落差最大的一段,即现在的凤蓉铁路观音山展线群附近,连铁轨都铺不了,只能使用畜力大车接运,考虑到秦岭山脉的艰险,这已经是当时国力的极限。

毕竟不仅机车难买,为了承载住数吨重的小火车头,铁轨要么得要加厚加重,要么就的升级为钢轨,成本可就打不住了。

至于这时的土共,肯定还无法和建国后相提并论,所以直接谈论凤蓉铁路还为时过早了。

但在这之前,将其中的短板凤翔至双石铺段补齐,还是勉强能够实现的。

不需要全人力推动,有了程刚的支援,专用的小型机车不是问题,蒸汽机和内燃机都能保证供应。

比如现在往铁路工地运输木料的车队里,就有五辆拖拉机整日喷吐着黑烟,雷鸣般的排气声十几公里外甚至都能听到。

其实这种柴油发动机在国内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十八年前,羊城的“协同和机器厂”就已经生产出了类似的机型,不过体积硕大,只能作为工坊的动力来源。

在后世它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人所知的称呼“热球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发动时必须使用专门的燃料棒才能完成点火。

因为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建国初期国家曾从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进口了不少单缸热球式拖拉机,程刚自然也不会放过。

而在这个位面,刚开始大家还只是用现成的,后来慢慢熟悉了之后,就开始尝试自制。

这种由程刚从后世带来的发动机,与国内同款产品相比,无非是体积小点、马力大点、技术先进了点,使劲钻研几年后,还是能取得一定突破的。

当然,更加先进的单缸及多缸柴油机也在不断学习和研制当中,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至少就目前而言,热球机已经够用了。

再说回来,关于《中马城纪实》的影响,其实还要略微超过程刚这个制作者的想象。

七月底他刚一来到陕北,都来不及印制更多的放映胶片,首先就给被俘的东北军将士,放了三天三夜。

果不其然,因为处境和出身缘故,大部分底层士兵的反应,普遍要比那些中高层军官强烈得多。

再加上红军政工干部的再教育,思想动员能力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不少战俘当即决定参加红军,最后直接迫使刘之丹不得不临时增加了一个师的编制。

这还只是刚刚开始,给东北军战俘放完之后,赶工制作的胶片拷贝也陆续出炉了,从红二十六军到整个红五军团,再到红一方面军,所有指战员全部都看了不止一遍。

如今两个月过去,包括南方的几大方面军也陆续观看完毕,光是各地报废的胶卷就有两百多盘,效果同样显著。

原本老根据地上下对于从去年开始就不断强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少还有点抗拒心理。

尤其是一部分内陆的同志,别说日本人了,有的连洋人都没见过,所以对于外敌入侵没有太多直观的感受,反而是眼前的劣绅和军阀更为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