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生死交由百姓定(第1/2页)

作品:《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李承乾笔趣阁

长安,朝堂之上。

由于李承乾已经杀入蜀地。

故而这些时日被送到长安城的叛臣叛将急速增多。

开始时,李世民还觉得挺高兴。

毕竟,自己的大儿子有这般本领,他脸上也有光。

可随后想想,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大儿子打的可是平叛战争,而打的人是他的小儿子。

这一下,李世民也是高兴不起来了。

只想着,这场战争要是大唐的对外战争,该有多好啊……

而在朝堂之上,李世民也积极听取大臣们对于这些叛臣叛将的处理意见。

但朝堂内的绝大多数官员,都觉得应该留下这些叛臣叛将。

而他们给出的理由,几乎都是同样的。

那就是这些叛臣与叛将都是受到他人蛊惑不得已而为之的。

同时呢,在李承乾进攻蜀地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做出过过激行为,顶多就是给打仗的蜀军提供了一些物资而已。

实在没必要杀剐抄家什么的。

但朝堂上的反应如此平和,可就引来了其他人的不满了。

就比如那些提前投诚到朝廷一方的蜀地官员。

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其中原因无二,自己什么错都没有犯,甚至都没有跟叛军同流合污,只是落得个跟原来同等级的职务。

甚至一些人还受到了贬职的惩处。

那这些跟李承乾交过手,可以清楚看出来有反叛倾向的人,凭什么被宽大处理?

所以,几乎就在朝廷接收这些战俘的当日,便有大批前蜀地官员联名上表,要求朝廷严惩这些叛臣叛将。

朝廷大臣对于叛臣叛将是想要宽大处理。

而前蜀地官员却要对这些以前的同僚赶尽杀绝。

这一下,事情可就变得有意思了。

……

下朝之后。

李世民留下了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三人。

其原因无二。

就是想要跟三人商议一下,这些蜀地的判臣叛将如何处置。

魏征率先开口道:“陛下,臣的意见在朝堂上已经说过了。”

“这些蜀地的官员与将领,都是受到了他人蛊惑或胁迫才做出了有害朝廷之事。”

“而且这里面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积极配合朝廷的行动的。”

“在蜀地发生叛乱时,他们甚至竭力安抚百姓情绪,不让当地出现一丁点动乱情绪。”

“所以我觉得,陛下应该将所有人甄别处理。”

“犯错的罚,没犯错的就调遣到别处,让其继续任官也好,或者责贬为庶人也罢。”

“实在没必要,将所有人都赶尽杀绝。”

“况且如此一来,还有可能刺激那些还未投降的蜀地官员。”

“让他们在我朝廷平叛大军到来之后,产生想要死扛的心理。”

魏征的一番话,可谓句句都在点子上,而且句句有理。

李世民点了点头。

随后,他扭头看向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二人。

“您二位呢?”

“对此,有什么看法?”

听闻他的询问,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了一眼。

随后,长孙无忌率先迈步出列。

他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安抚蜀地并未收服的官员固然重要。”

“但国法家规也很重要。”

“既然做出了叛国之事,那就必须要用叛国之罪惩处。”

“这也可以让全国各地都看清楚,胆敢发动叛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不说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最起码以后再出现这种事,一些人就会多多考量几分。”

长孙无忌道:“不会到了长安之后,就说自己是被逼无奈怎样怎样的了。”

说真的,长孙无忌说的也有道理。

而且相比于魏征来说,长孙无忌说的更贴合实际。

毕竟,叛国要是不惩处,将来万一有人效仿怎么办?

难道,到了那时候,自己还放过他们?

不过,李世民却依旧没有开口。

他继而看向房玄龄,说道:“房大人,您觉得呢?”

房玄龄也着实是没想到,魏征与长孙无忌会这么说。

显然,这两个家伙是串通好了的。

两人这完全是将朝堂上一左一右两个意见都给说了,这就相当于是一比一了。

如此一来,最终的决定权,就全在房玄龄的身上。

毕竟,一比二,二是大的。

而这也是李世民为何会找三个人来的原因所在。

最终,不论结果如何,得罪人的不会是帝王,而是那个二。

这也完全就是让他老房做起了得罪人的活。

房玄龄那么聪明,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