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别拦着,老李要装逼了!(第1/2页)
作品:《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虽然魏征是忠臣,但老李在心里也难免有点膈应了。
李世民是一个要强的人,所以登基之后,表现出来的就是要削弱五姓七望的权利,他不允许任何一个高官,和五姓七望走的太近。
满朝文武一脸目瞪口呆,还有别的办法?
只要老李妥协一次,只要老李收回《百家姓》,继续修订《氏族志》,五姓七望就会借钱给朝廷。
要知道,五姓七望才是大唐的活财神,你不找五姓七望,难道去找那个李家庄的李二郎吗?别闹了,就一个地主,找准了时机,搏了一个县男而已。
捐出去的那点钱粮,对豪门望族而言,就是九牛一毛。
事实也是如此。
“我读过一本书,书里面有个叫明朝的国家。这个国家做黄的准则就是严惩贪腐,第二就是拒绝和亲。每一代皇帝的卧室里,都挂着一幅匾额,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关陇门阀,以长孙无忌为代表,至今朝堂上最大的官、地位最高的官就是长孙无忌。
现在,你还想让我管他们借钱借粮?我这个当皇帝的就如此不堪吗?难道大唐就要靠他们五姓七望才能支撑起来?
老李狠狠一拍龙案,怒火滔天,“告诉你们,你们没长脑子,朕长了。朕有更好的办法!”
“臣以为,既然否认了和亲这个策略,那就要加紧建立安北都护府。至于缺少的抢粮,可以找五姓七望等各大世家募捐。”
于是,老李将钱坊的事情说了一翻。
“对,大唐是强国,强国有强国的做事方法。不管怎么做都不能没了气节和傲骨。人没了气节脊梁就弯了,国家没了气节,就会任人鱼肉,任人宰割。所以,还是那句话,和亲有用的话,还要军队作甚?”
甚至是,建立都护府之后,老李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钱坊,随后开市。
老郭就认真的听着,没有打断秦长青。
话音刚落,太极殿内,群臣在次懵逼了。
“爱卿,请说。”
“陛下,臣倒是有个方法。”
西突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老李半眯着眼睛,看着长孙无忌,“但是,朕不需要!朕堂堂大唐天子,难道要向宗门求救吗?”
别人可以说这句话,但是你魏征不行。你已经逼过朕一次了,朕的态度难道还不明显吗?
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对老李施礼,这个人更是大出老李的意料之外。
长孙无忌说完,退回到队伍里。
群臣早朝,老李端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
虽然计划说的有点不可能,可真的按照皇帝说的这个法子办下去,确实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情况下,让国库得到实惠。
“这就是所为的过之气节!”老郭对这个叫做明朝的国家,神色里充斥着向往。
他们实在想不出来,老李就凭借他们捐出去的那点钱,怎么解决安北都护府这个大麻烦。
见没人说话,魏征站了出来。
与此同时,太极殿内。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老李的大舅哥长孙无忌。
一个个彻底惊为天人,是在想不出来,老李这是什么脑袋瓜子,居然还有如此天马行空的骚套路。
“我有幸读过《怨词》的残卷。”郭怀仁抿了一口酒,长叹了一口气,“悲壮,又悲痛!”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皱眉,事情有点不对味儿了。魏征说出来这句话没毛病,但长孙无忌不能说啊!
老李是在想不到,长孙无忌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忤逆他的话。
赶鸭子上架,被逼的没招,秦长青也只能开口。
所以,给老李添堵这件事,就落在了安北都护府这个议题上。
“他们有这个心思,朕很欣慰。”
显而易见,五姓七望捐粮捐钱还是有点不死心,还是想让老李想他们低头,能说出来这句话,就有可能表明,长孙无忌已经和五姓七望的人达成了共识。
…………
都说昭君出塞千古佳话,那就是狗屁,可曾听闻,王昭君站在边境线上写下的《怨词》?”
老李像是听错了一样,表情也十分惊讶,大灾之年,他们屯粮想发国难财,是朕的贤婿力挽狂澜,用一块石碑就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哈哈哈!
“但是言官呢?主张和亲的人,就是丢了自己的脊梁和骨气。但凡他们能把逛窑子和别人大打出手的魄力拿出来,也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裆里,用各种龌龊的思想,逼着皇帝嫁女儿。劝谏的理由一大通,怎么就没想过,战死在边疆的勇士?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在外搏命为的是什么?因为在他们背后,有国,还有家!”
作为御史言官的老大,你魏征好歹也算言官们的精神领袖了,你说让朕借,其余人不更得给那这句话给朕添堵?
房玄龄和杜如晦咧咧嘴,都知道,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