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转心瓶 (第一更)(第1/2页)
作品:《我为国家修文物txt》“这是一件古陶瓷器吗?”
向南看着盒子里的两种不同釉色的古陶瓷残片,微微皱了皱眉头。
古董盒子里的古陶瓷残片,其中一种是粉青釉为地,上面还有金彩描绘花纹;另一种则是白釉为地粉彩绘纹饰。
“粉彩?”
向南想了片刻,忽然伸手将这些古陶瓷残片全都清理了出来,找到了几块底座模样的残片,然后将它们拼对在一起,只见上面用青花书写着“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轻声喃喃自语,“原来是转心瓶,还真是同一件古陶瓷器上的残片。”
转心瓶,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旋转的内瓶而得名。“转心瓶”又称为“旋转瓶”、“套环瓶”,是流行于清乾隆时期的瓶式之一。
“转心瓶”的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然后组合而成。
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类似圆筒状,上面装饰有绘画图案,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瓶底有内凹的槽口;外瓶的形状有点像灯笼,内、外瓶套合之后安置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凹槽之中。
外瓶一般为镂空形状,内瓶可以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就如同走马灯一般,可以通过外瓶镂空的部位看到。
据清代文献记载,存世的转心瓶十分稀少,御窑厂仅在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曾先后烧造过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等。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转心瓶烧造工序极其复杂,而且耗费甚巨。
据说,转心瓶的烧造,每一个部件尺寸都要经过多次计算,重复烧制,不断的尝试与实验,才能得出实际样品。
有些内外均以粉彩彩绘的转心瓶需要二次烧作,这就造成了成品率极其低下,复杂的工艺及艰难的烧制历程,使得存世的转心瓶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邵蛰民撰写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称转心瓶:“其制作之巧妙,彩色之艳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曾记载,转心瓶“乃内府珍赏殊器也”。
向南脑海里一边回想着这些有关于转心瓶的资料,一边仔细观察着手中的这些碎瓷片,心里面也大概有了数。
转心瓶的修复,相对于其它普通的古陶瓷器而言,要略微复杂一些。
拼对粘接倒是不难,毕竟内外瓶的釉色并不相同,很容易区分开来。
最难的,恐怕是镂空部位的修复,转心瓶摔碎了,镂空部位相较于其它地方就更加脆弱了,肯定也都摔碎了,如果那些小碎片还在倒还好一些,如果找不着了,配补起来就很麻烦了。
想了一会儿,向南不再浪费时间,先将这些碎片清洗了一遍,然后开始拼对粘接起来。
随着器身逐渐成型,他对这件转心瓶了解得也越来越多。
这一件转心瓶,器口外撇,粗颈,溜肩,鼓腹,圈足。外瓶以粉青釉为地,器身上金彩描绘花纹,有蕉叶、如意云头、仰覆莲瓣、宝相花纹等。
颈部堆贴四童子为装饰,分别身着金红、浅绿、淡粉、天蓝色的衣服。
腹部镂空开光荷莲纹,并装饰以粉彩绘制。内胆白釉为地,以粉彩绘制采莲图为装饰。
整件转心瓶的造型新颖别致,工艺精湛,尤其是将贴花、镂雕、刻花和彩绘等工艺技法集于一器,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充分体现出这类器型“新奇精巧”的特点,十分罕见。
将外瓶、内瓶和底座分别拼对粘接之后,向南果然发现外瓶镂空处的开光荷莲纹已经缺失了,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将镂空部位上的纹饰给配补起来。
他将外瓶拿在手中仔细看了一会儿,有些无语地喃喃道:“看来flag不能随便立啊,果然就碰到这种麻烦事!”
瓷器中的镂空部位,尤其是转心瓶镂空部位的配补很麻烦,先要进行打样范模,然后再对范模进行雕塑,最后再粘接到器物残缺部位。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先用脸盆取了一些开水,又在盆底铺上纱布或毛巾以防打样膏粘底,然后再将打样膏放入开水中使其软化。
等到打样膏软化后,他将其取出用手揉搓均匀,捏成五毫米左右片状,按压在这件转心瓶另一边镂空部位完好的地方进行取样,拓出所需的局部范模。
紧接着,向南又从柜子里取来ab环氧树脂粘合剂和牙粉,按照相应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后,搅拌均匀。
由于这一次配补处理,向南最后还需要采用“塑补法”,塑补用料需要较高的硬度,因此在调制材料时,牙粉的比例就要比ab环氧树脂粘合剂更多一些。
所谓“塑补法”,就是采用各种雕塑技法进行修补的一种方法。
等到塑补材料调制好之后,向南将塑补材料倒入事先拓出的范模内,等到塑补材料基本固化后,用热吹风机吹软范模,将其取下来。
取下固化后的塑补材料后,向南再用刀具和砂纸进行修整,然后再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