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机会(第1/3页)
作品:《文娱业的幕后大佬小说全文阅读》对方险些没掀桌。
这种暴殄天物、浪费好歌的行径,他绝对无法接受。
对这种说法,张诗宜只嗤之以鼻:“咱们部里的摄影,哪个水平不好?导演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光会摄影有什么用?你以为谢总监看中的是她的能力?你也太天真了!”
他早已想到解决方案。
他对这首歌的质量有信心,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若宣传不给力,大概率连b榜(公告牌)都上不了,就算侥幸上了,多半也是一周游。
八点正,视讯连接,幕布上画面弹出,同样是一间会议室,三个高鼻梁深眼窝的老外和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疑似翻译的华人。
tunecore显然不愿意冒这么大风险。
邱瑞泽极其尴尬,他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宜姐的为人我还不清楚吗?我只是想说,安安除了备受谢总监赏识,似乎也没别的门路?”
不过,央广虽然给出了“乡村”这个主题,却没有要求必须围绕“振兴”而创作。
“你们啊你们,亏你们还是男人,一个个都怂成什么了?本该属于你们的机会,被人以这种歪门邪道的方式抢走,你们竟还能无动于衷?”
话都递到嘴边了,付振东哪有不借坡下驴的道理?
“小薇,你跟宁姐联系吧。”
如此高昂的宣发成本,别说盈利,弄不好连本都收不回来。
三个老外交换一下眼神,其中一个问:“改成多少?”
“noway!”
杨九安握紧手中的材料,默默给自己打气。
海外专辑的宣发和国内截然不同,自有一套相对完善同时也相对复杂的打单流程,一般而言,为了专辑的商业成绩,有实力的歌手是一定会走这套流程的。
声音不大,却架不住听者耳尖。
他吩咐何宇:“你跟他们说,如果他们不愿意承担宣发的费用,可以由我们出钱,但,分成比例必须改一改。”
张诗宜倒没有刻意针对他——她对谁都这个态度,此时仍是如此。
这是部聚焦国内传统村落的纪录片,讲述的并非改革开放之后乡村的变化,而是发生在村落里的小人物和小故事,借由这一个个小人物和小故事,传递出深埋在乡土间的脉脉温情,拼接成属于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在来的路上,她已经从王立伟口中得知,她将担任这部纪录片的执行导演。
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来挡枪,饶是罗新宇脾气好,此刻也有些坐不住了,插话说:“宜姐,其实选安安挺合理的,我和东子没什么所谓,是吧东子?”
没等何宇说,对方的翻译已经转述完毕。
后者由编剧主导,导演只起辅助作用;前者则由导演主导,因为纪录片的剧本,或者说文案,多为旁白叙述,几乎不涉及情节走向,而旁白叙述,往往需要和镜头语言相结合。
罗新宇真替他感到捉急,博士学姐的脸色冷得都快滴出水来了,就差没把不爽二字写在额头上,这还看不出来,是有多瞎?
谈判嘛,本就是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过程,只要有让的余地,就有谈的空间。
对谢丽君等资历深厚的老导演来说,跟央广合作实属例行公事,但对杨九安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执行导演是一个实打实的技术工种,在影视剧剧组中尤其如此。
对方还想争取更高的分成比例,但见沈亦泽的态度强硬、寸步不让,三人讨论一阵后便答应下来。
但他万料不到,他的无心之谈,竟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我怎么就天真了?”对方居高临下的语气令他略有些不快,“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在筹备阶段,先要确定并研究剧本,接着才是确立主创班底、选择内景与外景、案头准备、指导各创作部门的前期准备工作等,当然,影视剧的筹备还要多一步“筛选确定演员”。
如果说影视剧的一剧之本是剧本,那纪录片的一片之本,毫无疑问是导演。
罗、付二人不吱声,他们不会被她当枪使,但也不会驳她的话打她的脸。
张诗宜几乎快要跳起来,她柳眉倒竖,怒斥道:“邱瑞泽,你什么意思?!是,我同学是负责这个项目,但我和某些人不同,我张诗宜一向光明磊落,争取任何项目,全靠自己的本事,从不干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陆桥传媒和央广的关系匪浅,央视九套纪录频道每年播出的纪录片中,至少有五部出自陆桥传媒之手。
不过老外的肢体动作向来夸张,沈亦泽倒不在意。
朱薇应声“好”,推门而出。
“沈总!”
小阳说:“在燕北呢,下午才回江南。既然那九首歌的版权已经转让给贵公司了,由你们接洽就行,宁姐到不到场没什么影响。”
按沈亦泽的想法,这首《somethingjustlikethis》必须走正规的打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