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心动的第12天(中)(第3/4页)

作品:《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小说

“我忘了!我们去那边!”

安安以前参加过这个比赛,他是知道的,后来他仔细了解了赛事规则,发现参赛不要钱,发一组照片就行,于是本着重在参与的理念,几个月前给主办方投了稿,报名了今年公开组人像类别的角逐。

沈亦泽保持着风度,心里却催促:“拍完赶紧走!没看见你们学姐在约会嘛!”

她突然有点紧张。

“一个!”

沈亦泽顺从地跟随她的脚步,略有些幽怨地盯着她白皙的小手。

“嗯……好吧,我现在欠你一个笑容了。”

沈亦泽凝视着图片,托着腮仔细思考,随后闭上眼睛,将自己代入安安创造的天马行空的场景,想象她的心境。

杨九安介绍说:“这个摄影师是伦敦传媒学院的校友,我刚出国那会儿,他帮了我不少忙。”

公开组的设置是为了颂扬单幅图像的力量,这个组别和专业组一样,没有任何报名限制,且只需要一张照片,因此投稿的人数最多,其中不乏业已成名的摄影大神。

两人争执着走向下个展区,俨然两个无聊的小学生。

对一名创作者来说,被理解就是最大的肯定,如果那个理解的人恰巧是他,那她甚至觉得,比拿奖更令她开心。

“师兄啊。”沈亦泽扁扁嘴,“他都帮你什么忙了?”

她说完,拉住他的衣袖试图把他从《宰羊人》前拽走。

那个男生显然有些激动,满脸兴奋地说:“学姐,我真的特别喜欢你!”

沈亦泽立即抢答:“这几张图片中出现了不少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元素,所以很明显,这是一组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

再往下看,第四张是一群孩童在河里戏水,他们的背后却是荒漠化的土地;第五张是俯拍,从空中俯瞰而下,入眼一片荒凉;第六张是墙上挂着的那名中年男人的证件照。

这意思明显就是有,安安不说,大概是想让我从这百余幅摄影作品中找吧。

“你别——这么多人呢!”

沈亦泽敏锐地抓住漏洞。

沈亦泽微微一笑,看向照片下方,字正腔圆地说:

两人走马观花般来到第三个展厅,公开组。

随后看向沈亦泽:“你给我们拍一张吧。”

他淡定回答:“其他类别我虽然不会拍,但理论我懂啊!”

沈亦泽不给她反悔的机会,立即说:“那我现在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这组照片的立意和技巧都是极好的,只是跟前面的作品相比,稍稍显得刻意了些,给我的感觉有点用力过猛。我说的对吗?”

他盯着她专注的侧颜,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她问:“怎么样,听我讲完,有没有领悟到它的美?”

她以为会是一起做饭或一起逛超市之类的,完全没想到竟只是她的一个笑容。

“啊?”

他心里嘀咕一句,换个话题问:“这里面有你的作品吗?”

安安的话,入围是理所当然,拿奖他也毫不意外。

“就……这么简单?”

“说得很好,你让我来解读,也不会比你说得更好。不愧是编剧,这阅读理解我给满分!”

自己的作品展没展出怎么可能不知道?

第三张图片,他坐在长椅上,背靠栅栏,神情略显疲惫,海水没过他的小腿,身后是一望无际的海洋;第四张图片,他背对镜头伫立于海洋中央,不远处的海平面上升起一条形状可怖的巨型章鱼触手。

杨九安在一旁旁观,既紧张又期待。

他说得郑重其事。

男生接过相机真诚道谢。

“我认为,这组照片旨在反映戏曲这一古老艺术在今天所处的困境,进而希望引发公众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思考。”

沈亦泽大声咳嗽,神色不善地盯着他。

他睁开眼,轻轻一笑,冲那三名学生招手道:“来,你们靠近一点——”

“师兄。”

他突然很想把节目组的人,甚至把其他看展的人全部赶出去,只留下安安和他,任由她牵他手,不管把他牵往哪里,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跟随。

“两个!”

沈亦泽腆着脸耍赖。

两人在一组纪实照片前停下。

这是一组拍摄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农业社区的照片,聚焦于气候变化给当地人民造成的影响。

看到这里,沈亦泽已被图像营造的氛围所触动,他能感受到被摄者的迷茫、彷徨乃至于绝望,心情不禁随之一点点沉下去。

一共四个展厅,分别对应学生组、青少年组、公开组和专业组四个组别。

当然,以他的水准,哪怕是公开组,也纯属打酱油。

超现实流派在国内的确小众,但再小众,只要打定主意想学,又有足够的财力,总能找到老师。

是这样吗,安安?

她正想如实交代,话到嘴边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