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勒石记功(第1/3页)

作品:《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乐文

好家伙!打土豪,分田地!

虽然二凤本意并不是这个,他一个封建皇帝也没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但是,此刻,青霓看李世民的目光都亲切了不少。

“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有些期待它会变成什么样了。”山鬼托着腮,眼底盛满了搅风搅雨的快乐。

可惜,风雨短暂过去了。丰州那边收到河北大旱的消息,清楚皇帝强迁他们的始末,一个个感恩戴德,开荒也开得更有劲,只等着今年秋收结束,收完粮食,回归故乡。

李世民这边,也收到民部统计上来的,这次收刮到的浮户人口。

“统共二十二万八千人,皆录籍入户,均与田地。”

“再加上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内附,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陛下,天下户口现有千三百八十九万,人户约二百七十七万八千户。”

前者是人口,后者是户数。

李世民满意了。

“隋朝人户八百万,经连年劳役及战乱,我大唐建国时才两百万余户,经太上皇修生养息,再有东突厥灭亡,被掳走的百姓得以归家,如今,也将近三百万户了。”

素来是打天下容易,养天下难,人口不是负增长,他就很高兴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持这个优势,继续休养国力!

民部尚书裴矩接话:“除了太上皇的治世,陛下功劳亦不小。这次旱灾,若不是陛下以大魄力将灾地百姓迁往丰州,恐怕好不容易养多的人口,又要遭受重大打击。”

裴矩不知道自己真相了。

在历史上,贞观元年的旱灾,使得逃亡他乡者甚多,百姓多卖儿卖女,哪怕朝廷很努力控制灾情,李世民还下令国库出钱,把百姓卖出去的儿女赎回,灾难造成的后果也是严峻的。

滋味楼。

房内无人,青霓摸着下巴:“这次旱灾明面上无人受灾,实际上就跟地震里救出来的人一样,人活着,实际资产损失巨大。”

尤其是,古代农民因为资产不多,对于灾难的抵抗力低下。

“种到年底也才两亩地,都吃光了,明年还不知道他们要怎么过。大唐国库不丰,咬咬牙也能免费给他们发放种子,但是别的,比如柴火钱,饭钱,暂时还没办法承担……”

她也不太行,食神商城东西花费积分的确比宠妃商城的便宜,但积少成多,她也供应不了那么多人。

至于李世民刚卖出去的雪盐钱,他还得备着别的地方,今年可不止一个地方有灾,不可能一口气给百姓包圆了所有支出。

青霓心里算了个数,叹气:“要是现代还好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心人捐款,厚重国力的帮扶,众志成城度过难关,古代根本……”

小树苗正专心当听众,听着听着,发现声音没了,看过去,只见青霓仿佛想到了什么事情,笑得格外灿烂。

笑得……小树苗不自觉的抖了抖,“宿、宿主?”

好、好可怕!

青霓一拍手,“啪——”地响亮声中,她语气雀跃:“我积分不够,二凤国库不够,但是,有一群人粮食肯定够!”

“谁?”

“世家!商贾!让他们赈灾,他们手中一定贮藏了大量粮食。”

“啊?”小树苗一头雾水,“你是说,强捐?”

青霓惊诧:“怎么可能,汉灵帝这种昏君想要搞钱,都知道卖官鬻爵而不是强抢呢,直接抢那就落下乘了。”

“那你……”

“当然是功德碑啊!不管捐多少,都能刻名字上去,秉承自愿原则——不过,说是自愿原则,官员、世家这些,别人捐了,他们不捐,名声就会受损。而且还不好意思少捐。”

这就像现代企业捐款,捐不捐随意,但是,捐款的企业肯定能刷个大众印象分,不捐的企业,民众多多少少会有议论。

名声,谁都想要。尤其是一些好名的人或者家族。捐一些粮食就能拿到好名声,对于有钱人家当真不算事。

“哇偶!”小树苗激动地蹦跶两下,放大了声音,“那现在是要把李世民叫过来,告诉他这个办法吗?”

“不行!”青霓一口回绝,“山鬼不该关心这些!”

“那……”

“我想到了个好办法!我们私底下刻一个碑,碑上带人名,下角带印章,把它埋起来,在土下面种好豆芽,只需要四五天豆芽就会生长到自动把石碑顶出土的地步。到时候,我再出面,说这石碑上是秦朝的文字,二凤不傻,他肯定能想到我没有直说出来的意思。”

至于豆芽……众目睽睽之下顶出来的石碑,相当于祥瑞,肯定没人敢当面挖土,等石碑运走后,她算准时间,偷偷把豆芽挖走就行了。

“如果豆芽被发现了呢?”

“……?”青霓困惑,薅了薅小树苗的叶子,“比起怀疑这是山鬼放下去的石碑,山鬼没有法力,难道不是有哪个民间隐士想给皇帝出谋划策,却又不准备出仕,所以才用变戏法的方式婉转告知,更符合猜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