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名记者(第1/2页)
作品:《我竟然是富二代小说完整版》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传统媒体虽然有些没落的趋势,但是还是所有媒体之中力量最强的。
尤其是那些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士,更愿意相信传统媒体的宣传,因此掌握传统媒体,让传统媒体为自己说话,就很重要。
杨小天要掌握传统媒体,让这些传统媒体为自己所用,不过杨小天是大老板,活是不用自己干的,交给手下人去做就可以了。
杨小天只是提供资源,提供支持,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罢了。
具体的事情,是苏叶去办的。
而苏叶,虽然是军队出身,却是一个办事能力很强的一个人。再加上苏叶在杨小天身边耳濡目染,对商场的这一套,也很熟悉了。商场如战场,苏叶来自战场,熟悉商场,自然就有自己的行事手段。
就比如这一次她发出去的邀请函,那些知名记者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
……
北美,华盛顿。
《华盛顿邮报》
是北美最古老的报纸之一,虽然其销量每况日下,但是依旧能卖出几十万份。且如今还在订阅《华盛顿邮报》的读者,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社会精英。这些社会精英,在社会上本来就有很大的话语权,他们整体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要比下层民众强大的多。
一般的八卦小报野狐禅媒体,虽然发行量很大,有很强影响力,但是发布的消息并不能令人信服。而《华盛顿邮报》却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它上面发布的新闻,撰写的文章,甚至可以上达天听,被国会和白宫智囊团队讨论。
话语权是非常之大的。
如今《华盛顿邮报》最著名的记者就麦卡.劳伦斯,已经从业几十年了,先后在《天桥杂志》、《纽约日报》、《时代周刊》担任过记者,在五年前,转入《华盛顿邮报》之后,便成为了《华盛顿邮报》的头牌记者,一块金字招牌。
麦卡.劳伦斯文笔流畅,思想深邃,善于挖掘社会矛盾,愿意发掘敏感题材。他最大的一次行行动,是用了三年时间,调查了北美一个大教会的神父猥亵孩童的丑闻,当时《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成篇累牍的报道,震惊了北美,轰动了世界。甚至后来好莱坞都就此事件改编出一部名为《聚焦》的电影来,向麦卡.劳伦斯这等有良知的伟大记者致敬。
麦卡.劳伦斯因此蜚声国际,凡是他亲笔写的文章,无不被社会精英阶层阅读传颂。《华盛顿邮报》为了挽留麦卡.劳伦斯,已经把主编的位置都交给了麦卡.劳伦斯。
麦卡.劳伦斯接到苏叶的邀请函之后,是十分不屑的。苏叶的名头是【双子集团的执行总裁】,双子集团如今名气很大,但是麦卡.劳伦斯自认为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岂会为这种资本家当喉舌?
“何况双子集团还是华夏的企业,又不是我们美利坚的企业,为华夏人张目的话,我以后在北美还混不混了?”
麦卡.劳伦斯如此说。
不过紧接着麦卡.劳伦斯就有些迟疑了。
因为苏叶附赠了一张支票做为车马费。
车马费这东西并不稀奇。
记者号称是无冕之王,成事的能力未必多么强大,但是坏事的能力却是一等一的。很多集团、明星、公司在邀请记者的时候,都会给记者一定的车马费,也不是为了买通记者,就是买一个机会——至少我出了什么丑闻,你们得通知我,不要让我猝不及防,连公关的机会都没有。
这已经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了。
“这苏叶,给的车马费也太丰厚了吧?”
苏叶给的车马费,是麦卡.劳伦斯一年的正常收入了,麦卡.劳伦斯从来没有见过车马费给的如此丰厚的企业。
“可是车马费越丰厚,就说明他们的事情越是棘手,我又不是什么缺钱的主,还是不要去了!”
“这支票,得退回去!”
到了麦卡.劳伦斯这个层次,已经不是一般的金钱可以收买的了,苏叶给的车马费虽然很丰厚,但是麦卡.劳伦斯不仅不意动,反而更不想去见苏叶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苏叶既然肯花这么多钱,那么说明苏叶要他办的事也不轻松。这世界万物,都是基于一个等价交换原则,拿多少钱,就得办多少事。至于拿了钱,不办事?哪有那种好事?
就是大统领拿钱不办事也会受到极大的反噬。
所以麦卡.劳伦斯决定不去。
但是当麦卡.劳伦斯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的老板莫莱尼.福尔摩斯却找到了他。
莫莱尼.福尔摩斯已经是七十岁了,是《华盛顿邮报》最大的股东,他并不是那种声名显赫的富豪,他这一辈子就专注的干一件事,那就是经营《华盛顿邮报》。这个人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老绅士,有着高尚的品格。
麦卡.劳伦斯非常尊重莫莱尼.福尔摩斯,一个原因就是当年麦卡.劳伦斯调查教会神父猥亵孩童的事件,受到了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