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奇迹般的落月(第1/2页)

作品:《重生之科技学霸系统

嫦娥四号的发动机反推刹车,不断地减小下降速度,嫦娥四号探测器徐徐下降,在反推火箭发动机的托举下,逐渐下降高度至100米,稍作悬停后,开始进入躲避障碍阶段,仅仅只剩下30米。

然后以非常优美的姿态落月,而这一幕,通过中继星传回了38万公里外的地球地面指挥中心,然后在全球直播下,被每一个关注的人看在眼里。

在超过一亿人的观看直播下,着陆器太阳能帆板打开,着陆器转移机构解锁,巡视器太阳帆板、桅杆,巡视器移动到着陆器转移机构上,着陆器转移机构解锁、下降,巡视器从着陆器转移到月面,完成两器互拍后分别探测工作。

到了这一刻,无数人激动的欢呼着,不知道多少炎黄子孙在这一刻兴奋地泪流满面,哪怕其中不是平常往往会说一些反常的话,看不起自己的出生地,但是在这一刻,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直击人心。

央视直播频道,受邀嘉宾激动地鼓掌喝彩,向人们普及嫦娥四号探测器这一刻代表的意义!

“观众们,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着陆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环形山,冯·卡门环形山是一座巨大的古撞击坑,直径大约180公里,形成于约亿-亿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冯·卡门是钱老的导师。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冯·卡门环形山内曾经流淌着岩浆,导致南部区域非常平坦。环形山中心区域有一个小山峰,该山峰与北部崎岖的地形相连。”

“冯·卡门环形山位于更大的艾特肯盆地中,它以美利坚宇航员罗伯特·格兰特·艾特肯的名字命名。该盆地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从坑底最深处到最高处落差大约16公里,这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其90%的面积都分布在月球背面,只有一小部分在月球正面。该盆地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组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为了保证嫦娥四号平稳降落,着陆地点必须要足够平坦。此外,还要有适合的光照,冯·卡门环形山所在的纬度既能够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又不至于被炽热的阳光直射。由于是在月球背面着陆,在着陆器动力下降的过程中是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的,要依靠“鹊桥”中继卫星进行信号转接工作。”

受邀专家向大家介绍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登录的地方,以及登录的难度,是比嫦娥三号探测器从月球正面登录要难数倍。

而且此次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所用的时间比嫦娥三号探测器减少了许多,轨道也大为不一样,再加上两颗中继卫星,说明华夏在航天技术方面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为探月工程第二阶段画下圆满的句号。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月球为什么有个背面,这就要从潮汐力讲起。当我们在海边的时候,就能直观看到潮涨潮落现象,这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力。当潮水进入喇叭口的地形中,水位上涨更加明显,例如我国钱塘江大潮。”

“由于月球比太阳近得多,对地球的潮汐力大约是太阳的两倍,因此我们着重考虑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力。地球和月球其实可以看做一个双星系统,月球的非均匀引力场加上地球绕系统质心的转动,使得地球靠近月球的一侧和远离月球的一侧都会隆起一个“鼓包”,这两个“鼓包”都会对地球自转有刹车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会越转越慢的原因,过几年就会增加一个闰秒。同理,地球的潮汐力以同样的方式作用到月球,使月球的自转逐渐变慢,最终使得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不再继续变慢,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上叫“潮汐锁定”。”

“潮汐锁定后的月球,就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了,就好像一个人围绕你一圈圈看一样,你只能看到他的正面,无法看到后背。当然,由于月球存在一种”天平动“的现象,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月球的面积可达59%。主要是由于月球的轨道其实是一个椭圆以及自转轴与白道面有一个倾角造成的。”

专家们向大家介绍关于月球的一些知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大天体,人类对于月球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兴趣。随着工业时代降临后,人类生产力大幅度提升,技术手段和工具也提高很多,对于月球的探测和了解也远超其他任何时代。

可是就算是这样,实际上人类对于自家邻居,连专家都所知甚少,更不说普通人。

哪怕在有着科学土壤的华夏,普通人们也就是知道月球是地球最近的大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与潮涨潮落有关,再多的就是嫦娥奔月、吴刚看鬼书之类的。

他们根本不知道,人们现在看到的永远只有月球的一面,也就是正面,至于背面,在地球是观测不到的。

至于什么冯·卡门环形山,鬼知道那是什么玩意。

“早在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三号’探测器就首次拍摄到了月球背面,并把图像成功传回地球,并制作了世界第一个月球仪。1965年,前苏联“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