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坑爹的星辰大海 (十二)(第1/2页)

作品:《工业之动力帝国笔趣阁

看着自己大力提倡“朝发夕至”特快列车的实现就在眼前,此刻的傅恒宇颇有些志得意满的意思。

只要技术问题能解决掉,单纯的投资问题对于铁道部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按铁道部规划朝发夕至的概念,以共和国最为典型的京沪铁路为例,每个车次投入两列编组就足以满足营运要求,相比目前京沪间每个车次至少投入四列到六列的实情用飞跃形容都不过份。

双机重联的长征三1400万一组,最新型的25s改车底的采购价格有点小贵,北车给出的报价为r420万一节,一个满编18节的采购价格高达7500万,如果算上牵引机头,开通一个朝发夕至的特快车次需要178亿

不过看梁海平的意思如果采购量大也不是没有研究的余地。

对于铁道部来说采购一百个编组,开通三、四十座城市的直达特快耗资还不到二百亿,部内自筹三分之一资金,国有四大行加上国开、交通两家,每家贷二十多亿,应该是非常轻松的事儿。

铁道部本身的盈利能力在九十年代非常强势,如果部里亲自出头去银行找钱,在不涉及外汇的情况下国内六大行绝对会给面子大量放款。

“哈哈,馨馨还是蛮有国际视野的嘛,给你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就是共和国高速铁路的先行者,北车的董事长梁海平。”傅恒宇拍了一下梁海平的肩膀亲热的给安馨做了介绍。

傅恒宇的措辞十分有趣,如果一线冲锋的北车是共和国高速铁路的先行者,那么规划共和国高速铁路指路人的位置自然就是部里笑纳了。

安馨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但在央企级别的期刊工作自然对体制内的规则十分熟悉,看着梁海平相对于北车老总地位年青得过分的脸,原本心里就存在的佩服不可避免的转化出了一丝好感。

“早就对梁董闻名已久,没想到这次有机会相识见面,姨夫可能还不知道,梁董在海外的知名度也很大,被誉为共和国第一探险家呢。”

很明显,安馨对工作的敬业程度绝对是一流的,当年因为购买f14战斗机的缘故梁海平在某人的阴谋下赴美圈钱,一部《香格里拉》纪录片在搞定了启动资金的同时也给梁海平带上了探险家的名头。

虽然国内对这件事知道的不多,但随着香格里拉电器在海外不断的攻城略地,梁海平的名字一直没长时间脱离海外媒体的视线。

严格的说如果在北美做个社会调查,北美民众认识傅恒宇是谁的可能没几个,但提及梁海平,很多人都能想起共和国探险家,香格里拉发现者的名头。

由于涉及到f14战斗机入华的因素,梁海平这段海外经历在共和国-军方的授意下被刻意淡化不提,就算傅恒宇也不知道梁海平的早年经历居然如此多姿多彩。

安馨能知道梁海平的事迹,还是得益于当年事情发生时安馨正在日本做交换生,当时的日本报纸也不知道转载了美国同行的第几手新闻。

由于汉语人名音译误差的缘故,老外把海平翻译成了happy,拿着报纸的安馨看着日本媒体上的共和国第一探险家梁欢乐同志一脸懵逼。

最后,对国内第一探险家名头兴趣大起的安馨翻了无数的报纸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在海外留学生互助组织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初给梁海平做翻译的谢娜,进而搞清了梁海平到底叫什么,来自哪里的事实。

某种程度上说安馨也算是梁海平在这个年代的真爱粉了。

傅恒宇还真没听说过梁海平在海外居然有着这么一个名头,当下好奇的说道:“难得从京城出来一趟放松,馨馨给姨夫说说梁董当年的辉煌往事。”

接下来的聊天一时气氛大好,在安馨这个真爱粉的介绍下,梁海平在傅恒宇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不少。

听着安馨和梁海平类似谈话采访的半正式半闲聊的侃大山,傅恒宇颇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难怪老宁家当初选择梁海平出面打理自家产业,如果今天没听安馨提起这段往事,傅恒宇还真不知道自己这个看中的手下居然还有如此低调的一面。

经此一事,傅恒宇愈发坚定了拉拢梁海平的心思,原本傅恒宇拉拢梁海平是为了保证长征三的顺利开发和及时服役,现在天知道梁海平背后的老宁家在海外还藏着什么关系和实力,梁海平这个沟通管道自然要维护好。

虽然傅恒宇、梁海平坐在一处已经聊了半个多小时,不过两人都有秘书在外挡驾,因此也没遇到不开眼的过来打搅。

到是梁海平看了一次腕表,然后苦笑着对傅恒宇说道:“大部长,刚刚在完工仪式上发生了件事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您提起。”

在万众瞩目之下,长征三的二号牵引机头果断装死了,这么大的事情大车哪敢隐瞒按说早就该报上来了,不过在梁海平的授意下,秦立川压下了这个消息,可以说眼下除了阴谋的参与者,驾驶长征三的大车司机以及梁海平,秦立川之外,在无外人得知这个坏消息。

看着梁海平一言难尽的模样,安馨和肖燕燕都很有眼力见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