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字与打字机(第1/2页)

作品:《《时空过客》

程刚拿过来的打字机,自然不可能是半世纪后应用了芯片技术,可以直接存储汉字字库和输入法,并使用qwer键位的中文打字机。

毕竟那玩意实在是太过黑科技,哪怕再过二三十年,以当下的技术发展速度也很难模仿出来,甚至很可能连其中的一些关键细节都理解不了。

在电子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三四十年代,机械操控仍然是所有设计的主流选择,或者可以算是唯一选择。

所以程刚拿出的第一台机器,便是最为传统的英文机械打字机,19世纪70年代正式进入市场,到了眼下的20世纪初,打字机在整个欧洲、美洲的办公室里已是平常之物了。

这里必须得要承认,在打字机这一机械发明之后,字母文字确实拥有了快速输入输出的方法,这一进度,相比于以汉字为代表的象形文字,早了差不多一百年。

不过,对于从后世而来的现代青年程刚而言,这点代差基本可以说是无感的,因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彻底将其抹平了。

只是如果放在一切仍方兴未艾的民国,各番感受自然大为不同,哪怕是程刚自己,有时候也得饱尝大量书写汉字的痛苦。

不不像现代,即便程刚个把星期乃至数月不碰笔,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不会有任何障碍,至于由此带来的书写退步,就另外说了。

当然,英文打字机这玩意在国内毕竟还是不太常见的,而且价格确实不菲,加上懂得英文或其他字母文字的人也少,所以程刚拿这玩意过来,无非就是给对方试一试而已,或者说,仅仅是做个展示。

果不其然,鲁树人对于第一台机器的兴趣寥寥,其实在今晚程刚提出要送他打字机的时候,他就觉得并没有这个必要。

一方面,现在鲁树人手抖的毛病并没有多明显,若是想要写字总还是能写下来的,也不会太过影响效率。

记住网址kanshu.vip

另一方面,自从进入30年代后,鲁树人的作品就主要以短篇杂文为主,基本很少涉及中长篇内容,所以写字负担并不算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对于程刚的这些小动作,更像是以一种看戏的姿态来旁观,看看对方今天又会整出什么新花样来。

类似的事情在两人之前见面的时候就时有发生,程刚总是会掏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然后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当时乍一看上去,似乎毫无头脑,但事后一回想,又觉得挺有意思。

因此鲁树人给程刚扣上一个喜欢“故作神秘”的帽子,倒也不算是冤枉他了。

这里主要也是因为后者知道对方口风很紧,不会轻易将两人的来往经历轻易泄露出去。

而且鲁树人身处党外,与土共的内部事务基本没有联系,又对革命事业拥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加之他在后世的名气,所以程刚有机会的时候,确实喜欢和对方扯上些天南海北的话题。

甚至偶尔李润石也会掺和进来,通过程刚这个媒介与鲁树人隔空对话,都是极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与打字机相比,鲁树人似乎对附带的一本拉丁文书更感兴趣,尤其在注意到这是由瞿求柏编写的之后。

这两位在之前十来年里,一直属于民国文坛的大拿级人物,平时私交也是极好,历史上瞿求柏因为顾瞬漳叛变一事不得不四处奔逃,中间就有三次来到鲁树人家中避难,均收到了后者的欢迎,传下了不少佳话。

而这本拉丁新文字书,其实就是两年前瞿秋白还在莫斯科时,与苏联汉学家合作制订了汉语拉丁化方案。

回国后,瞿求柏又与吴玉漳、林伯衢等同志,以此方案为基础做了进一步改进,后世将其称之为“北拉”(即根据北平读书音制订)。

只不过,瞿求柏的“北拉”方案正式出炉时,程刚早已在南方根据地推行了现代的拼音以及部分简体字,后来又随着对其他根据地的物资援助,不断向外推广,已经逐渐有了成效。

相较之下,“北拉”方案因为过于激进,本就不受程刚支持,他自然也不会帮助其大力宣传,所以现在造成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见到鲁树人的动作,程刚轻笑着说道:“这本书是求柏同志让我给你送来的,不过我反正觉得没啥用处,在我看来,汉字拉丁化这条路的可行性并不高,仅仅只能拿来作为参考。”

客观地说,关于汉字拉丁化的潮流,从后世看来确实是一条走歪了的邪路,但这件事情必须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待。

在清末民国这一极为特殊的动荡时期,一大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各路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统治阶级只管自己捞钱,收税收到几十年后,根本没人管老百姓死活。

反观一直对华夏大地虎视眈眈的日本,现在都已经有了航空母舰,而夏国居然还有百分之八九十国民仍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因此只要稍有抱负和爱国之情的知识分子,都会试图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