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学校的日子(第1/2页)
作品:《《时空过客》》(等会修改,后面还有一章,可以明天早上看)这次新办的通讯学校到略阳城南约三四公里,当然这只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考虑到这里弯弯绕绕的山路,实际想要走过去,路程起码翻三倍还不止。
好在的是,从学校往西再翻过一个山头,就是一座名为灵岩寺的古庙,那里不仅可以和江边的几处村落进行来往,而且往县里的路相对也要好走一些。
顺道一提,或许是因为过去几年灾荒的缘故,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寺,在程刚找过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属于半荒废的性质,里头只有几个老和尚守着几亩薄田,平日里还得靠着下山化斋才能勉强果腹。
而程刚把这处位置确定为情报机关的办公地后,寺庙自然也就被征用了过来,作为警卫连的驻扎点,守住通往后山的唯一通道。
至于那些已经饿了两三年的和尚们,其实根本抵挡不住杂面馍馍的诱惑,欣喜若狂地就把一大半的屋子让了出来,反正他们那几个人也根本住不下。
程刚倒是没有把他们直接赶走,在调查清楚这些人的实际底细,确定没有吃租耍坏的情况之后,便还是让他们继续种田,只是不许随意下山了。
当然,考虑到此处机关单位的特殊性,周遭的警戒部署其实还是外松内紧,一般人如果不能提供规定的书面证明,都很难通过战士们的检查,而里面的学生肯定也不允许擅自离开。
不过搞得这么麻烦,如果有什么急事需要和中央办公点联络就很不方便了,所以在此地经办的,基本都是时效性较低、保密程度较高的工作。
同时把学校放在这里,主要还是为了利用好机关里的人力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批人算这块根据地里头最早的一批宅男了。
只是这种宅男生活可没得后世的那般方便,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什么事情都得自己亲自操办,即便是程刚也不例外。
就连这些天来,供应学校里面一百来号人日常生活的物资,也基本都是先运到灵岩寺,然后再由师生们自己挑过来,加上所有教室、宿舍又是匆匆搭起来的临时建筑,条件如此简陋,就更加辛苦了。
首发网址m.vip
但面对这般环境,无论是那些已经跟着队伍走了几千里的红军战士,还是陕南当地农家出身的年轻同志,对此都没有任何挑挑拣拣的意思。
用句俗气一些的话语来形容的话,就是大家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乐此不疲,根本没觉得有什么苦的。
更何况这里的学员出身都好不到哪里去,每天的衣食都由组织安排妥当,自己只需要发狠读书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快乐。
所以当程刚快要走进校舍的时候,隔着老远就听到了里头传出来的读书声,当听到这些混杂在一起的凌乱口音时,他也不由地露出了会心一笑。
想要统一授课就必须先过好语言关,这是程刚在槿甘山参加革命的时候,就已经明白的道理。
当初,他一个只懂普通话和潭州话的现代年轻人,基本无法和当地的绝大部分群众进行有效沟通,为此他还不得不狠狠地补了一通地方方言。
后来即便到了赣南,遇到的也是同样的难题,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在山区简直不要太普遍,而程刚根本不可能什么都去学一遍,更何况他一个人也教不了那么多学生。
所以随着红色根据地的规模越来越大,除去通过广泛地识字认字运动消灭文盲之外,推广普通话也成了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对于怎么在几乎没有任何群众基础的地方普及发音,这个问题如果让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个人或者组织来经办,除非能够耗费大量精力和物资来进行专门研究,否则只可能是得不偿失,有那功夫干什么不行,非要这般吃力不讨好。
也辛亏程刚有着双穿的能力,能够从后世拿到足够的参考资料和实际设备,这才能够在一开始就以不惜血本,却又最具有性价比的方式来推行此事。
像是现在学生们正在进行的朗读就是一个办法,反正也不用一字一音地扣细节,只要求大家互相能够听懂就行,所以让发音最准确的同学领读,其余人跟读,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效果还是大差不差的。
这算是一种土法,洋气的也有,比如使用留声机播放灌制好的留音片,其中不仅有可以听歌听音乐的,还有专门进行普通话教学的唱片,就连中小学课程都有,几乎全是建国后陆陆续续推出的,程刚只需简单脱敏处理后便能使用。
当然,不用地区学习普通话也必须要因地制宜,这点建国后的不少地方单位和学者,也留下了大量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比如这些年闽西根据地使用的那本《胡建人怎样学习普通发》就广受好评。
至于更加高大上的,如有线、无线广播,其实过去几年里在中央苏区已经进行了不少试点,效果同样不错。
只是科技含量越高,往往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就越多,现有的基础条件做点简单的尝试没有问题,想长久地维持乃至于推广下去,尚且差些时日。
而且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