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传战略(第1/2页)
作品:《苏联8.19事件》第一更,在这里对今天的拖更说一句抱歉
亚纳耶夫警惕****方向的红头文件就像雪花一样,通过纸张的形式发放到所有的苏维埃干部手中。他在文件中明确的强调要警惕****思潮的出现,防止再将苏联被带入另一个极端之中。这份文件就像一个耳光,狠狠的煽打在那些认为苏联已经重新走向**化的人脸上。
亚纳耶夫也同样坚持认为,防止自己在思想主义上被渗透就要建立一种同样足够的信仰,光是贬低对手的民主和自由化价值观并不是长久之计,苏联自身也要有一种让人足够肯定的信仰,可以用来维护苏维埃和加盟国之间的关系。苏维埃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以**作为凝固人心的目标,却铸造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官僚和特权体系。
于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高度结合起来的思想价值观自然而然的归入了亚纳耶夫的考虑范围之中。美国之所以能将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信仰凝聚在一起,爱国主义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于是亚纳耶夫也同样对加盟国提出了拥护苏联政府即是热爱祖国母亲的口号,这种爱国主义口号曾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来却因为苏联宣传机构的僵硬化导致了爱国主义被官僚阶层自我否定。
为此,在宣传形式上,亚纳耶夫也曾找过苏尔科夫,作为引领苏联宣传机构新时代的人选,他将这个重任交付到苏尔科夫的肩膀上。亚纳耶夫提出的要求是必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公众的认识之中,而且必须是让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不要让人感觉到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无脑赞颂。
“用画画,电影,画画等多种的形式。尤其是抓住年轻一代的孩子们,他们不能再接受西方所谓的自由化价值观的侵蚀了。”亚纳耶夫的提醒道。
“画画,宣传画报吗?但是宣传画报的话。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苏尔科夫好意的提醒道。之前宣传部的那些蠢猪将苏联的形象几乎推入深渊之中,也验证了那个说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部几乎都是国家的敌人。
“不不不,宣传画报也同样太过死板了,会让人有一种这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感觉。”亚纳耶夫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一种漫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或者年轻人都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宣传,并且将对祖国,对人民,对苏维埃的拥护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
“漫画?”苏尔科夫微微一愣。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
作为穿越者的亚纳耶夫当然知道漫画这种东西带来的冲击力,例如岛国右翼为了向那群死宅宣扬和美化军-国主义思想不同样推出了舰娘么。
“是的,漫画。比如我们可以将整个世界的国家都才用动物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苏联可以是巨熊,而美国是老鹰,然后法国是高卢鸡,英国是约翰牛,中国是兔子。将国际事件用这样的年轻一辈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将爱国主义情节夹杂到漫画中去,以这样一种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又不会显得我们是在自我唱赞歌。”
“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也就只有亚纳耶夫总书记才能想得出来。”苏尔科夫感叹道,这可不是在拍马屁,而是对总书记主意的赞叹。
“苏尔科夫同志。你们这些文化工作者也更应该深入人民去探究他们到底喜欢什么,一个人埋头苦干不去想,是脱离群众的行为。”亚纳耶夫好意的提醒道。
假如苏联那帮泥古不化的家伙能有自己这个穿越者一半的眼光,当年的宣传部也不会被**********提拔的那两个苏共叛徒渗透的千疮百孔。
“电影的话,我们可以尽量的淡化政党在里面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二战时期更多的表现政府,红军战士的可歌可泣精神,表达出他们在为伟大的祖国奋斗和奉献的同时,苏维埃和祖国母亲也同样没有忘记他们。记住,一定要将小人物和大事件结合起来。多方面的提高苏联的正面形象。”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兵临城下》和《斯大林格勒》这两部电影,虽然兵临城下之中一贯延续了好莱坞黑苏联的情节。但是正如美国人喜欢黑苏联然后黑着黑着就自己先乌拉了一样,故事性方面《兵临城下》还是蛮不错的。
美国的这些作品如果拿来剽窃的话,效果应该蛮好的吧。例如苏联版本的《狂怒》,苏联版本的《拯救大兵瑞恩》,苏联版本的《兄弟连》,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奥斯卡也没有票房的说法,但是也足以吊打西方的同年好莱坞电影了。
当然,亚纳耶夫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苏尔科夫,具体的捉笔操刀还得交给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们去研究,而这些事情就让苏尔科夫这位宣传部长去操心吧,谁叫他是负责苏联舆论宣传这一块的呢。
“我们起码一年要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可以媲美奥斯卡的高质量电影,让西方的好莱坞感到羞愧,同时也扭转我们在宣传上的劣势。”亚纳耶夫有些自豪的说道。假如当初没有穿越到亚纳耶夫的身上,起码他也应该去拍电影,最起码能拿个奥斯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