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前进,第一突击波 上(求订阅,求月票)(第1/2页)
作品:《活埋大清朝在线阅读》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刚过。
喧闹嚣杂的汉城西北战场突然就变得非常安静了,天空中不见了呼啸而过火箭弹,地面上也没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轰鸣,连水色洞、驿村洞、上岩洞三个正被明清两军争夺的村子也变得安静了,不再传出噼里啪啦的枪声了。。
战场之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压抑的安静,空气当中,弥漫着大战之前特有的那种紧张。
两座木头搭建的望楼,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幸州山城的城楼上和汉城敦义门城楼边的城墙上了。
一面高高飘扬的黄色龙旗旁,大清康熙皇帝已经登上了位于幸州山城上的望楼,捧着一支内廷造办处玻璃厂生产的千里镜,扫视着明军的阵线。
明军的第一线阵线长达十余里,从北汉山的足斗里峰脚下一直延伸到汉江的堤岸附近。守在那里的明军已经用稻草土包堆起了一道几乎笔直的羊马墙,在羊马墙的前方还挖出了两道浅壕。当然了,这道羊马墙和那两道浅壕都不是连续不断的,其间有数十个缺口和平整的通道,可供士兵和火炮进出。还有几个和高阳洞差不多大小的村子分布在明军第一线阵线的附近,应该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
前线的明军还在施工,可以看见有人在挖土,有人扛着好像个米袋子一样的草包往那道低矮的草包墙上堆砌。
看这意思,他们得忙活到晚饭前才能收工,那么他们的第一波步兵进攻应该在晚饭后和天黑前发起。
如果这一波进攻不能达成突破,那么明军要么选择打夜战——这可不利于他们发挥“糖力”,要么就得在明天天亮后再战了。
看完了明军一线阵地的大致状况,康熙皇帝这才沉沉地吐了口气,对站在身边的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和内大臣多隆道:“你们看见了吗?朱和墭的前排布置和朕的前排布置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他话说的就有点没底气,仿佛朱和墭的布置和他差不多,就能证明他的正确性......
噶布喇和多隆互相瞅了对方,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康熙的话茬拍马屁了,所以两个只好来了一句:“皇上圣明。”
康熙也觉得自己是越来越圣明了,于是又分析起了朱和墭的下一步行动,他思索着道:“如果朕没有猜错,他一定已经将长管火炮悄悄布署到了前沿,现在多半还在把火箭炮往前沿拉。等逆贼的火箭炮都到位了,就该开始炮轰了!应该会炮轰朕的中路或左翼......多半是中路!”
康熙现在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不是当年那个让吴三桂欺负的战场新手了。他不仅和一群南书房大臣、御前侍卫和洋军师们一块儿摸索出了一套“糖时代”的战法,而且还猜到了朱和墭的下一步行动。
朱和墭这个时候也登上了敦义门城楼旁的那座望楼,还捧着一支南京出产的千里镜在观察着远处的清军阵地。
他手持的这支南京千里镜和康熙手持的造办处千里镜,其实都是由来自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的匠人制造的。
颜神镇从元末明初开始就出现了玻璃产业,发展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成了中国主要的玻璃产地了。不过颜神镇出产的主要是彩色玻璃器皿,也有透明玻璃,不过产量不大,质量也不太好,直到朱和墭拿出了一个水晶玻璃配方请颜神镇的工匠来南京设厂。颜神镇的工匠们才算完全掌握了高透明度的水晶玻璃的制造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很快就从南京的玻璃厂传回了颜神镇,康熙那边自然就有了用颜神镇出产的水晶玻璃打磨的镜片制造的千里镜......而从朱和墭这边扩散到康麻子那边的技术,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水晶玻璃。
因为朱和墭现在看到的是一支和自己的大明陆军非常相似的军队......虽然他们的盔甲服色还和传统的八旗兵一样,使用的旗号也是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八色,但是他们现在采取战术和装备,却明显是在模仿明军。
看来康熙皇帝的学习能力,要比他的那些不争气的子孙们强多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放下了千里镜,对身边的于孝谦说:“看来康麻子这两年从咱们这儿学了不少真本事,越来越会打仗了,吴三桂那的对活宝儿子要遇上他,多半是打不过的。”
谷/span于孝谦笑道:“可是他却上了大王......他这个当学生的明显还没学到家,不可能是您的对手。”
朱和墭笑道:“他是没那么多糖......全世界的白糖,我们独占九成,还有一成在吴周手里。可惜早年间没有人发现白糖还能用来配置火药,要不然哪儿有前明覆亡之危?”
其实不大白的糖也可以用来生产糖药,只是威力差一些罢了。
而纯度较高的白糖,在17世纪的时候,还真的只有中国人会生产......把甘蔗榨出来到生产出白花花的糖,有二三十道工序呢!
现在的欧洲人还生产不了,得再过个几十年,等他们搞了工业化就没什么难度了。
不过历史上的大明手握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