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大清天兵,众勇盈朝,排队枪毙!(求订阅,求月票)(第1/2页)

作品:《活埋大清朝笔趣阁

排队枪毙这种战术,在后世的网络上被传得比较神,似乎是一种很牛逼的战术,只有视死如归的战士,加上拥有极高战术素养和大无畏精神的军官才能组织起来。

如果再往深了分析,甚至会深入到信仰和社会制度这方面去。

但是已经在17世纪带了八年兵的朱和墭却知道,排队枪毙不过是一种后排押着前排,军官和士官押着士兵,然后一排一排上阵去送死的寻常战术而已。

实际上,自打人类学会排队打架时起,密集和整齐的队形就是所有指挥官们的追求。

因为队形越是密集,队列越容易保持整齐,队列越整齐,军官指挥起来就越容易。

而且越是密集的队形,在交战过程中就越不容易溃散。因为大部分的士兵左右和身后都有人挤着,想转过身挤出去是很难的。。而且位于后队的士兵还可以监督前队的士兵,押着他们给自己挡子弹。

所以在排队枪毙时代,军官们最烦的事情就是士兵们在交战过程中卧倒或是蹲下后不肯站起来。因此许多使用排队枪毙的军队后来干脆不允许组成横队的士兵蹲下或是趴下。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国家的军队一直在为线列步兵的横阵应该排三排还是应该排两排在争论。

因为在组成三排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排士兵不用跪姿射击,那么最后一排士兵就因为第一排的遮挡而很难开火。这样一来,在三排齐射时,实际上只有两排能真正开火。

但是这个不开火的第三排却能“推”着更容易被敌人的子弹打死的前两排向前推进,所以讨论到最后,三排队列依旧成了主流。

而这种几乎肩并肩的密集队形,之所以会在燧发枪时代出现,其实就是因为有了燧发枪!

早先的火绳枪因为在发射时,火绳有可能被崩飞,从而点燃周围士兵们身上携带的火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所以火绳枪队不能组成肩并肩的密集队形,只能排出比较松散的队形。

而燧发枪没有火绳,也就没有崩飞火绳的可能,密集的燧发枪阵自然就出现了。而套筒刺刀的出现,又使得燧发枪还可以凑合着当短矛使用。

虽然套上刺刀的燧发枪拿来戳人戳马的时候肯定不如长枪好使用,但是为了方便指挥和列队,长枪还是很快被淘汰。于是在线列步兵时代,就出现整个营的士兵使用同一种武器,排出简单、密集、整齐,易于指挥的队列,使用相当简单的战术动作进行作战的场面。

实际上,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长枪、弓箭、刀牌、火枪组合阵型和火绳枪兵的九进十连环战法,远比英军的排队枪毙战术要复杂,而且也更容易被打散——因为队形本来就散嘛!

而各个兵种在战场上来回调度,轮流上前交战的过程中又非常易产生混乱,对于训练和指挥的要求比排队枪毙高得多。平时训练稀松的清兵,当然发挥不出这种混合阵型的应有威力,给英军打崩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了,如果把他们换成清初那一代的八旗天兵,能够充分发挥出这种混合阵型的威力,照样还是会被使用燧发枪的敌人打崩!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单一兵种、密集队形和密集火力所带来的优势叠加之后,已经对旧时代的火绳枪和相应的战术形成了降维打击。

实际上,历史上的大清国早在圣祖康麻子君临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吃过燧发枪的苦头了。

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装备了几百支燧发枪的哥萨克就让康麻子的八旗天兵和绿营精锐损失惨重,最后只能用围困饿饭的办法勉强取胜。

不过当时没有朱和墭的存在,三藩之乱也给康麻子平了,连台湾都收复了,只剩下一个噶尔丹还有点威胁。但是只要大清和沙俄签了条约,就能断了噶尔丹够入燧发枪的路径。所以燧发枪这种危险的东西,还是不要让汉人们接触了,免得让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们拿了去反清复明。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已经拿着燧发枪和糖药炸弹把大清朝的半壁江山都整没了。

这下康麻子也顾不得防自家的汉人顺民了,所以在过去的两三年间,他可是砸了血本在燧发枪、颗粒化黑火药和糖药这三个大项目上的。

谷/span而康熙皇帝砸下去的血本,也终于在大清康熙十七年十一月初发生的平壤之乱中派上了大用!

“万岁!万岁!”

牡丹台下层层叠叠而立的清军鸟枪兵、长枪兵,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站在牡丹台上看着下方山坡上、玄武门附近的城墙上,还有玄武门外的空地上所站立的数万清兵,终于找到了一些当年皇太极亲征朝鲜时候的感觉了。

而现在被康麻子带到朝鲜这边来的十万,说实话,比当年皇太极带到朝鲜的第一代、第二代的八旗天兵更强。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有证据的。

首先,康熙手下的巴图鲁勇士就比皇太极的巴图鲁勇士要多!而且不是多一点点,而是多了好一百倍!

当年皇太极授出的巴图鲁勇号总共就十几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