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文学究竟是什么(第1/2页)

作品:《东京文豪森鸥故居

在很多教科书上,认为文学是只由作家所创作的文字艺术。

但这个说法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毕竟从逻辑的定义来讲,难道不是应该先有文学,才有所谓的作家吗?

否则最早的那批文学作品,又该被如何诠释呢?

除此之外举个例子,比如《安妮笔记》的作者,只是一名13岁的普通犹太少女所写的日记。

如果按照严格意义来看,她根本算不上是作家(泛指以文化创作为业,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

但她的作品,却依旧出版并被数千万人所购买阅读,并让二战后的很多人为之深思。

这样的作品,难道算不上是文学吗?

所以在秋原悠人看来,所谓的作家,应该是依附于文学所产生的,而文学这一艺术,并不仅仅只被作家所垄断和定义。

如果还要坚持这一点的话,必须要更改作家这一名词的诠释。

在秋原悠人阐述这一番话后,台下很多人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在霓虹的教科书上,作家的地位被抬得很高,甚至连文学的标准也水涨船高。

但秋原悠人今天,却用逻辑学的观点,反驳了这个说法。

秋原悠人见场上众人沉默,又继续讲了起来,“那么问题来了,文学如果并非只是由作家所掌握,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他没有立刻说下去,而是随机叫了一名女大学生听众站起来:“这位同学,你有写过日记吗?”

那名女大学生愣了愣,然后回答道:“写过。”

“那你觉得算是文学吗?”

她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实话实说道:“应该不算吧。”

秋原悠人笑了起来,“很多作家的日记都可以归纳为文学,为什么你觉得你的不算呢?”

女大学生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脸都胀红了,而秋原悠人摆摆手,让她坐了下来。

“这位同学认为自己的日记不算,无外觉得自己的名气或文笔无法与那些作家相比,但在我看来,她的日记也可以算是文学。”

“在阅读她的日记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到她身边发生的一切,她的人生以及感情经历,即便是文笔可能不够出彩,但我们依旧可以窥探到她的内心世界。”

“不仅如此,她的日记若能保留到数百年后,是不是还能为那时候的读者提供丰富的史料素材呢?”

他清了清嗓子,然后环顾了台下的众人一眼,用有力的声音说道:“这样一本如此具有价值的笔记,怎么算不上文学呢?”

他的这个说法,其实隐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里,文学也只是生产的特殊意识形态。

日记也好,随笔也罢,都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社会的组织制度、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甚至于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方式

所以从价值来讲,它们都应该能归类于文学的一类。

在秋原悠人提出这个观点后,台下的窃窃私语声大了起来。

一个女生的日常笔记都能算是文学,这个说法之前可是从来没有过。

而连刚刚被提问的女生,也被旁人打趣脸红了起来。

秋原悠人看到众人的反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既然自己的日记和随笔都能算是文学,估计在这些学生内心,不会觉得文学与自己那么遥远了吧!

等了3分钟,在场上再次安静下来后,他又继续说道:“除了这一点,我们可以讲讲文学的未来。”

他再次拿出黑色粗水笔,在写字板上写上了“传统文学”、“现代文学”、“古典文学”、“通俗文学”。

在写完后,他放下笔,又抬起头说道:“大家认为,那一类文学可以代表文学界的未来呢?”

与刚刚的文学本质不同,这个问题非常敏感。

涉及到了文学界的传统文学与推理文学之争,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包括了西方文学与霓虹文学的争端。(越西化越现代)

因此在秋原悠人提出问题后,坐在前两排的协会众人的表情也发生了变化。

吉川雄一郎露出了凝重的表情、秋山笑子变得饶有深思、其他人也更加聚集起了精神……

秋原悠人简单扫了一眼后,又开始继续说起来。

“以霓虹国内的阅读基数来看,现在通俗文学大行其道,比如推理小说和言情小说,各自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这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想要轻松话,并且寻求感官上的刺激。”

“与此同时,外国文学对我们的影响也越发加深,很多年轻人因此甚至不看霓虹本土作者的作品,从而只看西方的文学作品。”(村上春树就是个例子)

“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现代文学与通俗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和古典文学,已经占据了优势。”

“但我认为,即便如此,它们也并不能代表未来!”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种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