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惨烈车营(中)(第1/2页)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笔趣阁无弹窗老白牛

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一日,入援大军浩浩荡荡自宁远出发。

宁远到松山堡一百多里,大军走得十分谨慎,辽东总兵刘肇基的前锋,距策应总兵杨国柱的路程,相距不到四十里。杨国柱的兵马,离中军大部又距离不到三十里。大军慢行,都只是一天的路程,若骑兵快行,也就是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事情。

相互间,又以骑兵接应,一旦遇敌,尽可在一、二日间汇合。若遇强敌,前锋与策应兵马,也可为主力争取一日时间。

大队大队各种口音的军士,在辽西的大地上行走着,各军随车都有不少辎重,中军大部后面,又是无数的民夫,运送着粮秣物质。各样驴车,马车,骡车,人力车,甚至还有骆驼等,密密的蜿蜒不到尽头。

前方敌情,一时辰一报,道路之上,不时可见哨骑军士,还有穿着青绵布齐腰甲,戴明盔,挂令牌、持令旗的旗牌官来回奔走。

前方情报,不时传来,第二日时,前锋兵马,己过高桥堡,策应兵马,也过塔山堡。在这里,前锋遇到一些东虏哨骑的拦截与骚扰,均被前哨大军一一击溃,斩首十一级。

辽东总兵刘肇基传来塘报,马步达贼镶红旗,镶白旗万人,披甲奴约数千,备盾车长梯,正猛攻杏山城堡。杏山守将向前锋急切求援,势甚危急。问中军,是否前往应援,塘报言,未见攻城达军牵有红夷炮车。

中军应答,若达贼披甲奴果只有数千人,可前往应援,需广布哨骑,以防虏贼在杏山四处设有伏军。

刘肇基这只前锋约一万人,其中正兵营骑兵三千五百,他们的装备。多用冷兵器,如马槊,镗钯,骑枪。刀棍等物。便是骑兵用的热兵器,也多使用三眼铳。

这些三眼铳,都在铳身外加铁钉尖刺,有若三眼狼牙棒,面对身披重甲的敌军。有时比刀棍还好用。

又有两个车营,人数二千人到三千不等,共战车二百辆,每车二十人,分奇正二队。皆是二轮轻车样式,前有遮牌,车前牌下有长枪数根,可拒战马,车上多火箭,佛狼机等器。

辽东军喜用百子铳。有若大号的虎蹲炮与九头鸟,内盛铅子数百,可打百五十步,不论厚实的硬板及甲胄都难以抵挡。所以刘肇基车营中,还有大量的百子铳。

除炮手外,随车铳手,往日多用火箭,三眼铳等器,鸟铳很少用。不过刘肇基在分到拔给自己的一千杆精工东路鸟铳后,又有大量的威劲子药。车营的鸟铳手,大大增加。

刘肇基本身技艺娴熟,马上马下,功夫了得。还可左右开弓,一口气射出多箭,颇为悍勇。而且他身为辽东总兵,往日多驻松杏二堡,内心来说,是想救援杏山堡的。

再说了。刘肇基渴望立功,他虽然为辽东总兵,本部不过万人,而宁远总兵吴三桂,麾下可战辽兵竟有二万,内中更有强悍家丁二千,比自己家丁还多,又深得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器重,再不表现一下,自己的辽东总兵之位不保。

接到中军回报后,刘肇基立时决定救援,让他高兴的是,部下意见,同样倾向救援杏山。

刘肇基军中,他们家属多在松杏,而且行军来逼退不少奴贼哨骑,中军大部又离不远,都给了他们胆略。

更可喜的是,围攻杏山的达贼不过万人,披甲奴更只有数千,连己方救援大军,连杏山的守兵,军队共有一万好几千人。就算不能消灭这些敌人,应援相持还是可以的。

因此众人都想立功,在刘肇基一声命令后,大军滚滚,向杏山堡奔去。

高桥到杏山不过二十多里,一出高桥,四野多平川河流。此时己是午后,热浪袭人,到处是大片大片撂荒的土地,到处光秃秃的,不论山上山下,几乎都难以见到绿色。

长年干旱下,昔日波涛滚滚的大河现在连小水沟都算不上,土地也晒得干硬,倒方便大军行走。

大敌当前,刘肇基不敢怠慢,了车营战阵,又以骑兵护在两翼,还快骑前往策应的杨国柱部,让他们随时准备接应。

刘肇基以迎战战列,众军将在烈日暴晒下汗流浃背,衣甲湿透,却不敢稍稍轻慢,只保持严整的战阵,往杏山逼去。

一路行去,前方哨骑,不断与清骑搏战,刘肇基接连派出家丁精骑,压得奴贼侦察线不断后缩。大军过了七里河,刘肇基接到消息,由于援军严整势大,无机可乘,围攻杏山堡的达贼己经撤兵,集于杏山北面数里处。

杏山堡解围,大功告成,辽东军中欢呼一片,刘肇基立时向蓟辽总督洪承畴告捷。同时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自己严阵以待,却未发一矢一炮,就解了杏山之围,离自己想要大功的愿望离得好远。

放眼部下,皆是如此神情,连兵卒小军都面有憾色,军中几个副将,参将,游击更连呼不过瘾。众人认为,应该趁军心甚锐,与杏山北的奴军激战,斩获一些首级才是。

刘肇基犹豫好久,激不过众将的劝说,决定出战。

离杏山堡两里时,驻守杏山的副将郑一麟见奴军退走,也抽调三千人马出来与大军汇合,内骑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