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有但(第1/2页)

作品:《听说我是神探最新章节无弹窗

民乐和木质竹制品都挺适配,但老实讲舞台上出现一条这种长条板凳还是略显突兀了些,尤其它的用途明显不是坐人,而是被一个白发老者摆在了面前。

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白发老者四周还围着四位年纪同样不算轻的老师,四人手里捧着的乐器却远不止四种,隐隐自成一体,直要承包一个戏班子的即视感。

注意到周南的目光,郑导热情介绍,“咱们西陕民歌种类丰富,像其中的代表,如紫阳民歌、蒲阳民歌等,都被列入了咱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您是对那条板凳比较好奇吧,实际上它也算得上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咱们华阴老腔的一大特色。”

舞台边缘角落,五個老爷子面带和善笑容,朝中间二位矜持的点了点头。

也不等周南问出口了,郑导准备主动介绍一番,毕竟他之前遇到的人,十个里有九个没听说过,还有一个格外懵逼。

不想周南表情自然的接口,“关中地方的戏曲或大气或委婉,我一直非常喜欢,秦腔就不用说了,还有眉户,民间艺人演出的合阳线戏,当然也包括华阴老腔,声律铿锵有力,唱腔激越豪放,悠扬古朴,是民间音乐阳刚的典范,更是北方汉子豪迈气概的赞歌。”

包括郑导在内,台上所有艺人闻言齐齐一怔,这...莫非是来前做过功课?忽略那些“吹捧”,好些剧种可不是随便拉一人就能说出来的。

“倒是我贻笑大方了,”郑导汗颜一笑。想想对方的家学渊源,他又有些释然,这才是一位艺术家应有的素养呐。

“哪里,得亏您没再追问,其实我知道的也就这么些了,”周南却拱手“实诚”道。

郑导,“......”。请当他没想过。

“哈哈哈...”

哄堂而笑中,一开始空气中弥漫的那种尴尬气氛逐渐消失,虽然还是个“外来人”,却已不似初到场时那般突兀。

自打有心理学加成后,周南自我感觉这“社牛症”是愈发明显了,起码面对这么一舞台的人,不仅没啥紧张感还能有序控个场。你说当初英模报告会时候要有这么稳,丢稿算个啥?三千字的小作文分分钟安排起来。

郑导哪里知道对面这位心里正如此不着调着,时间不等人,于是他再次拉回正题,“周老师,要不咱来您那首《唱支山歌给d听》?厅里领导属意您开场,这首歌也正好与最后那首《不忘初心》前后呼应。”

人家的心意肯定是好的,除了寓意,这首《唱支山歌给d听》也是各种机关活动文艺演出的常刷脸曲目,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如果选择这首,不用费力排练节目即可成型。

但?对,有但。但这一西陕的民歌节,咱上去唱一藏风民歌,尽管别人可能不会说啥,咱自己也抹不下这张脸呐,何况他已有想法。

“您的意见很好,但我这有首更合适的作品,”歉意朝郑导一笑,周南走向那条凳...后的白发老者,“老先生您贵姓?”

老爷子愣了下忙起身,“啥贵不贵的,额叫张禾。”

“张老爷子,不知是否有幸和您合作一把,”周南伸出半截的手又不着痕迹的收了收,嚯,看着须发皆白的,老爷子身板硬朗的很呐,完全用不到扶。

合作?张禾以为自己听错了,夸张的掏了掏耳朵不可置信道,“你娃会咱们华阴老腔?”

不带丝毫恶意的纯怀疑句式。

周南回答的也没丝毫水分,“可不敢称会,还得您老带着。”

他敢保证全场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都有张老爷子这疑问,但直来直去问出口的,那就真不多见了。

八百里秦川,多的是雄浑壮阔,就是要少点弯弯绕才有那股子“一声喊”的气势!

是的,看到条凳那刻,他脑海中应景响起的,正是那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周老师您可太谦虚了,谁不知道您在艺术上的造诣,登峰造极,创作的曲目首首经典,”白发老者自己没觉着啥,反倒是郑导急忙上前打了个哈哈“圆场”,后又表情为难道,“可咱们这排练时间有限,要不您再慎重慎重?当然我可绝不是怀疑您的作品...”

这话你得颠倒听,周南多“善解人意”啊,当即表示,“自然自然,不能为了我一个耽误了后面的排练和整体演出效果,这样吧郑导,给我和张老爷子半个小时,合过后您觉着成,咱就上,不成,就还来那首《唱支山歌给d听》。”

嘿,这娃有点犟。

郑导知道周南这话也只能听一半,因为对方明摆着直奔新曲目去的,凭人家现在这“江湖地位”,就完全没给他选择的机会。但半个小时能排出个啥?一首成熟的曲目都未必够,何况从未面世的新歌?

乍听是有点异想天开,但周南自有几分把握。

要知道能在这舞台上的,无不是西陕地区各个剧中的代表人物,业务水平那绝对没得说。而到了一定境界,不说一法通万法通吧,反正即兴“伴奏”问题绝对不大,何况咱这也谈不上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