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动员(第1/3页)

作品:《临高启明短剧

第六十四节动员

元老院批准了何鸣成立民兵总指挥部的提案。以工人和公社农民组成的民兵为主力,统一指挥所有村寨的民兵――负责乡土保卫,保卫工农业和基础设施,担任后勤工作,必要的时候协助伏波军作战。

临高的各村寨在剿匪战斗中已经相继建立了民兵――有的就是原先的乡勇;建造了基本的防御设施--最差得也有一道壕沟一道木栅墙。

“土著村寨的民兵用处不大。”负责动员事务的东门吹雨说,“他们不过是乡勇而已。保卫自己的村寨和土匪交交手还行,要带出去和明军作战未必行。”

而且这些民兵,在政治上是否可靠是要打个问号的。总体来说,各村寨的可靠程度不一。除了公社直接管辖的各个村子之外,政治上最为可靠的是十三村地区和马袅半岛地区。后者是最早投靠穿越众的,前者经过杜雯等人的反复蹂躏调教,穿越政权的基层组织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任命了村长,派驻了驻在警,不安定分子不是被肃清就是遭到强制迁徙。

除了没有建立正式的公社之外,在控制程度上已经和四个公社没有到大的区别了。

其他的村寨,视离文澜河的距离远近。文澜河是穿越集团的统治核心区,基本上离文澜河越远,可靠程度就越低。但是地理因素也并非可靠性评估的全部内容。

凡是和穿越集团进行过深度合作的,比如刘家寨这样的寨子,可靠度就高得多。他们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和穿越集团结合在一起。那些没有多少合作,只是被动的通过联络员接受穿越众指令的村落,可靠度就要低得多。宗族shili特别强,和临高政权又没有多少交集的大村寨是最危险的部分。穿越众不但没有给掌权的宗族带来多少利益,反而遏制了他们依仗大族巨姓为非作歹的权力。

眼下没有村寨敢于反抗穿越集团的命令,任何政令都能顺畅的下达,但是执委会认为这样的局面是在内外部稳定的状况下。一旦发生任何动荡,很可能会出现部分村落抗命的情况。

“非宗族群居,村落人口较少的村寨,尽管可靠度不高,但是因为凝聚力差,人数少,也不敢轻举妄动。应该是甲来顺甲,乙来降乙。对我们不会产生威胁。”东门吹雨在军务动员会上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最危险的,其实就是黄家寨、刘家寨这类的宗族聚落。他们本身都是上千人的大村寨。轻而易举就能拉出二三百武装壮丁来。一旦我们阵脚不稳,很可能会响应官军来博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

“这得到我们溃不成军的逃命的时候他们才会起来反抗。所以我觉得不大可能。这些大户知道我们的炮兵威力。”张柏林说。

魏爱文说:“这次正好是可以充分试探他们的时机……看哪些村子是动摇分子,到时候全部肃清抓劳改队。”

“这不好。”何鸣摇头,“后方还是要求‘稳’,至于动摇之类的事情不好说的,人本来就是胆怯的,何况是要他们‘从贼造反’。只要我们打赢了这一仗,人心自然就倒向我们了。我们要依靠百姓,不是天天把他们当贼防着。”

“我认为,只动员工人和公社的居民是不合适的。这样会让当地百姓有一种‘打仗与我无干’的错觉,也会增加他们当墙头草的几率。”东门吹雨说,“应该全县动员,让每个村都要出丁出粮彻底的绑上我们的战车。”

“现在各村已经出了一部分丁了,陆军里至有一半的士兵是本地派丁。”东门吹雨翻着兵籍册,“这还很不够,现在是紧急状态,应该立刻开始对全县征兵。”

“我同意。”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应该立刻就办。”在军务动员会议上马千瞩说,“临高本地的驻军。”

“你是说卫所……”

“对,卫所。”马千瞩点头,“本地的卫所军虽然不成气候,但是还占据着大片的良田,拥有几千人口。”

过去穿越众没有去触碰卫所的利益,卫所在临高一直是个独立的存在。这首先是出于和大明官府“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一下子把千户所灭了,县里也不好交代,二来是为了“镇黎”。

卫所军尽管腐朽不堪,战斗力最多只有10,但是他们依然是遏制当地黎民的重要liliang。在穿越集团没有和黎民建立起良haode关系之前,自身的liliang也没有强大之前贸然把卫所灭了不见得是好事。

没了卫所的震慑,这里的黎汉矛盾是很深的――黎人暴动不过是万历末年的事情,万一黎人要揭竿再起,穿越集团就得自己上阵去镇压黎民。马上就得结下仇恨。

居于这些考虑,穿越集团一直没有触动卫所的利益,卫所也没有表现出官军应该有的“保家卫国”的气概来。双方偶然还做点买卖。保持着一种还算和睦的状态。

现在,穿越集团已经不需要顾虑这一切了:伏波军已经成了规模,各村寨建立了民兵体系,和黎区也保持着友haode关系,至于同大明的友好关系恐怕很快就要结束。卫所就成了临高境内最危险的第五纵队了。马千瞩认为,以卫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