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695资本家肮脏的底层逻辑。(第1/4页)

作品:《好莱坞绘制小说

第686章695-资本家肮脏的底层逻辑。

华纳兄弟这家公司,如果不干预旗下影片的创作,那么该影片就肯定会票房口碑双丰收。而一旦高管和制片人开始玩幺蛾子,注定就会把大卖系列电影续集,直接玩到被无限期封存雪藏。

进入好莱坞这么多年以来,韦恩一直都在尽可能的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发生到自己的项目剧组中。

哪怕是和华纳兄弟联合制片的项目,例如《黑客帝国》、《无间行者》之类的片子,他也只允许华纳兄弟向剧组派一名制片人,绝不允许剧组中出现太多能做主的声音。

没错,杰夫-罗宾诺夫亲自牵头,以自己为制片中心把控《超人》的开篇,任谁都挑不出太多的毛病,可一旦加入布鲁斯-罗森布鲁姆,那事情立马就变了味道了。

不能怪韦恩多想,这么多年以来,他尽力增加自己的华纳兄弟的影响力,为的就是在自己的项目上,决不能出现第二个声音。

前世作为一个电影行业末端从业人员,别的事情他可能不了解,但是华纳兄弟高管的传统尿性,他太知道怎么回事了。这群自以为是的“专业人士”,对扎克-施耐德的《正义联盟》横加干涉,堪称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扎导当时的圈内地位也不低,可照样换不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待遇,所以一直都在带着枷锁工作。

《正义联盟》的扑街结果,一点都没出乎意料之外,甚至在很多影迷看来,能将一个拥有布鲁斯-韦恩、克拉克-肯特、戴安娜-普利斯、巴里-艾伦等等名气响彻世界的超级英雄电影给玩扑街了,难度远比让电影成功可要高的多了!

只能感叹华纳兄弟高管的某些搅屎棍能力,他们总能从无数正确的选择中,清晰无误的挑选出最错误的那个。

因为就算不了解电影行业的影迷们都十分清楚,有这些名气响彻世界的超级英雄在,只要电影拍摄的能让人看懂,哪怕没有任何新意,都大概率陪不了钱。要知道,有时候影迷们想要的还真不多。

就现在来说,韦恩已经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介入dc系列太早了。但一切都没有如果,相比一个糟烂到没法收拾的烂摊子,现在的结果显然更让人能接受。

事情很明显,如果不是他过早的为dc打下基础,推翻所有,引领dc电影走上最正确的道路,华纳兄弟那群高管们,还指不定会玩出什么奇葩决定呢。

就像八十年代末期,华纳兄弟高层在经过几次会议后,决定不在打已经死了的《超人》主意,将注意力放到了另一个人气英雄身上,嗯,就是蝙蝠侠布鲁斯-韦恩。

于是他们盛情邀请到了鬼才导演蒂姆-伯顿,充分给了这位有着浓重个人风格导演权力。

恰恰蒂姆-伯顿也没让他们失望,用自己别具一格的黑暗哥特风,制作出来了《蝙蝠侠》第一部,上映之后便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紧接着的《蝙蝠侠归来》,票房倒是还能看的过眼,照样用不到八千万美金的制片成本,换回来了2亿7000万美金的票房,只是观众口碑有所回落。

也就在这个时间点,华纳兄弟高层的祖传“被动技能”又开启了。大部分高管和股东,都认为观众厌倦了蒂姆-伯顿的个人风格,毕竟不管是票房还是观众口碑,都要比第一部低了不是?

然后有意思的来了,决定一脚踢开蒂姆-伯顿的华纳兄弟,最初的想法是,想要借着前两部《蝙蝠侠》开创的良好局面,更换全部的核心主创,去找一个能将《蝙蝠侠》拍成合家欢风格的导演。

事情的拐点也就在这里,韦恩当年用完整的、逻辑缜密的、可行性极高的dc宇宙计划大纲,成功说服了上一任ceo凯文-特苏哈拉。

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华纳兄弟会找来乔-舒马赫,制作出欢乐向的《永远的蝙蝠侠》,票房上虽然拿到了3亿3600万美元,可是影迷口碑急速滑落。

不过华纳兄弟可不认为口碑效应,他们丝毫没有怀疑不错的票房,是因为前两部蒂姆-伯顿打下的基础,偏执的以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影迷就该喜欢这种欢乐向的蝙蝠侠“变装秀”。

然后继续捣鼓出来将《蝙蝠侠》彻底玩死的《蝙蝠侠与罗宾》,《蝙蝠侠与罗宾》上映后,口碑票房再次双双崩塌,就像是此前在《超人》系列上的故事重演一般。

而华纳兄弟,也只能再次封存《蝙蝠侠》这个系列,就像此前的《超人》系列一样,等待时间过去的足够久、影迷淡忘不好的观影记忆以后,再找机会重启。

所以说,扎克-施耐德在dc系列上受的委屈,一丁点都不罕见。华纳兄弟高层哪怕换了多少批高管,喜欢在旗下大制作上指手画脚的作风,一直也都被完好的保留着。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一个高管喜欢这样做,而是n个,这就造成了发号施令的人太多,各种声音都在影响影片方向的结局。

通过种种情况综合来看,一位导演想要与华纳兄弟长期合作,前提就是自身已经是圈内顶尖